第一首《华山畿》,《古今乐录》里面记载了背景,“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 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 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意思浅显易懂,南许一个书生到云阳去,途径华山脚下,在客舍里爱上一个少女,因无法接近,回家后得了心病,临死前嘱咐母亲,葬他的时候,灵车一定要从华山经过。死后,灵车行经那位少女的家门,挽车的牛就不肯走了,打它也不动。这时惊动了那位少女,她让灵车等一等,自己换过衣服,洗了澡,出门就唱了这支歌,唱毕,棺木应声而开,少女很快钻入棺中,棺木随即合拢,叩打不开,只好将他们合葬,时人称为“神女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