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吧 关注:9贴子:93
  • 0回复贴,共1

港口行业:从一枝独秀到比翼齐飞——银河证券张秋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对外贸易与港口集装箱运输
  1.1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增速趋缓
  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演绎了令人瞠目的增长故事。6年平均增长速度26%。2003年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高的37%;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最近两年,对外贸易额在基数迅速扩大及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依然维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区域。据商务部最新报告预测,06年我国外贸总金额将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24%,仍处于较高的增长区间。见图一。
  1.2未来三年:高增长向平稳增长的过渡时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其次,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我国的出口导向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第三,受贸易不平衡影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显现;第四,国际经济增长放缓以及FDI在我国的投资由前期以独资、合资为主向目前以收购兼并等权益类投资为主的方式转变。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对外贸易总额规模的迅速扩大,预计未来我国外贸增长速度将逐步从前期的高速增长状态逐步下降到18-20%左右的平稳增长区间。
  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外贸从高增长走向平稳增长的过渡时期,期间外贸增长速度将维持在20%左右的增长区间。具体预测见图二。
  1.3新外贸背景下的港口集装箱
  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具有明显的同向波动性。数量分析表明,外贸总金额与沿海集装箱吞吐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二者拟合方程显示,进出口总金额每增长一亿美金,可以拉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大约5400标箱。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1.42万亿美金,同期港口集装箱实现吞吐量7564万标箱。
  受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拉动,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96年的不到1000万标箱迅速长到2005年的7500万标箱,10年增长7倍多。
  06年前8个月,全国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15万标箱,同比增长23%,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港口历史吞吐量变化。
  未来三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增长将逐步从前期的高增长状态进入平稳增长状态,增长速度将逐步趋缓。受其影响,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也将随之逐步下降。
  由于未来三年是我国外贸增长转缓的过渡时期,预计在该时期外贸仍能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因此,未来三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仍将处于20%的高增长区间。
  预计2006、2007及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分别为23%、21%和20%左右。预测显示,07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会超过一亿标箱,那将是我国港口集装箱发展历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年。
  1.4上海港:雏形初现的东方集装箱第一港
  2005年我国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95万标箱,已经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06年预计将完成9300万标箱,同比增长23%,仍将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集装箱海运大国,我国集装箱港口还缺乏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和完善的干线港口。为迅速提升我国集装箱港口的整体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上海、深圳、天津、青岛、大连等八大集装箱干线港口,干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5%以上。
  国际航运中心向东亚和中国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导致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国际制造业向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转移的过程尽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但转移进程仍在持续,转移产业也逐渐从制造业向研发以及服务等高端领域过渡和升级。
  我国是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吸收的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的绿地投资,占世界绿地投资的1/4,占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的1/3以上。
  随着国际制造产业从欧洲、北美等地不断向亚洲转移,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原有的国际航运中心逐渐失去昔日的繁忙,香港、新加坡和上海迅速走向国际航运中心的前台。



1楼2007-01-09 01: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