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脏腑用药法要种有以下论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整理一下就是:
补 泻
肝------辛-------酸
心------咸-------苦
脾------甘-------辛
肺------酸-------咸
肾------苦-------甘
但是内经中还有对应的说法:
肝------酸
心------苦
脾------甘
肺------辛
肾------咸
这种不一致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五味理论有着某种不确定?或者是上古时期对五味本身就有不同的见解存在?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整理一下就是:
补 泻
肝------辛-------酸
心------咸-------苦
脾------甘-------辛
肺------酸-------咸
肾------苦-------甘
但是内经中还有对应的说法:
肝------酸
心------苦
脾------甘
肺------辛
肾------咸
这种不一致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五味理论有着某种不确定?或者是上古时期对五味本身就有不同的见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