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吧 关注:131,229贴子:1,449,659

《我想做一个木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木头对于我没有感知,我对木头也是麻木的
而我现在想做一个木匠
这个念头,在我看到他们的时候
就探出了尖尖的角
安徒生是一个木匠,顾城也是
还有他,她们和它
有这么多的木匠在雕刻生命之前
先学会了雕琢文字
时光在木匠的掌纹里
镌刻出厚厚的茧,
木头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生长为永恒
而他们关于木头的句子,也在沉甸甸的纸介
开辟着自己的疆土,生长为绿荫
或,静静的白桦



1楼2012-05-27 23:30回复
    有思想的深度,有创新的角度,有质感的厚度,有视界的广度!


    IP属地:河南2楼2012-05-27 23:32
    回复
      2025-08-30 03:40: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猜你在等回复。


      IP属地:广东3楼2012-05-27 23:33
      收起回复
        赞!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5-27 23:39
        回复
          两分钟还不够评论一首诗吗?


          IP属地:河南5楼2012-05-27 23:39
          回复
            最近的诗里,你的这一首我最喜欢。@『月上海棠』 可以精品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5-28 06:57
            回复
              开辟着自己的疆土,生长为绿荫
              或,静静的白桦


              7楼2012-05-28 07:30
              回复
                这个作品和北欧海盗大地主的作品之间,谁是第一作者?


                8楼2012-05-28 08:20
                收起回复
                  2025-08-30 03:3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作品的笔风不成熟,看着象未完工的。。。


                  9楼2012-05-28 08:53
                  收起回复
                    读起来很有感觉~


                    10楼2012-05-28 12:55
                    回复
                      第一作者??肯定是后者抄袭深蓝的。。。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就不明说了。


                      IP属地:河南11楼2012-05-28 14:27
                      收起回复
                        大家都说这首诗好,那小生斗胆说说这首诗给我的感受。
                        首先大家说这首诗好,有好的道理,我觉得最主要的地方是两点:第一,把文匠与木匠等同,这样偷换概念之后就衍生出了很多读者的想法和诗人的发挥余地。第二,发挥的恰如其分,木匠的作品是树,而树又可以自由生长,这又赋予了很多的诗意。所以,两点其实就是一点,就是这种意象的使用。这种使用虽然并不是特别有新意,但是却有一个更加的好处,就是更加能够带动读者的感情。
                        木头对于我没有感知,我对木头也是麻木的
                        而我现在想做一个木匠
                        第一段一如既往的引出意象,这已经成了篇拟的典型格式了。仔细品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虽然中间用了一个“而”联系,但是实质上并没有那么深的联系。第一句表达了我和作品(原始灵感?)之间的一种奇怪的关系,就是本身并无关系,可是我却想强行加一种关系。就是把我自己化作木匠。没有感知就是麻木。那么第一段就很简单的描述了,只是一个引子。引出我的想法,引出木匠诗人就可以发挥,所以第二段很长。
                        这个念头,在我看到他们的时候
                        就探出了尖尖的角
                        安徒生是一个木匠,顾城也是
                        还有他,她们和它
                        有这么多的木匠在雕刻生命之前
                        先学会了雕琢文字
                        第二段是诗人自己很自然的思想流动,没有跳跃性,只是对于木匠的发挥。前两句跟第一段毫无区别,只是换了一种表达,但是为了分段(将引出与正文分开)就不得不加入这个过渡。之后说文匠就是木匠,而文匠自然要出感情,那就是生命,这是诗人思路的流动。在这里有一个“它”字,这是不是也是文匠?诗人在这一段没有交代这个“它”究竟是什么,反而放到了第三段去。读到这里的读者很难能够明白这个“它”放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可是对诗人来说却很重要,因为延伸了诗歌的思想到第三段的时光。那么第二段虽然用了很多笔墨,但事实上并没有表达很多东西,而是用在了发挥诗意和营造节奏上面。这是我不能恭维的地方。
                        时光在木匠的掌纹里
                        镌刻出厚厚的茧,
                        木头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生长为永恒
                        第三段是把时光放进来了。很难说时光和文匠究竟有什么重要的联系,也许有,也许没,诗人交代的联系也就是他强加的都是一种“木匠”的性质上的共通,其他的则没有,这样一种并列的关系究竟是好是坏,也许人人有不同看法,我持否定。在一首小诗里多出一种主题,是否能更加深刻,我很怀疑。诗人也许说,文匠雕琢之后也是永恒,时光雕琢之后也是永恒,所以就有联系了吧。其实诗人有努力,她说道,时光在木匠的掌纹里,其实可能有一种含义是说时光是木匠的工具,或者时光是木匠的属性这类,但是其实很难自圆其说,为什么?太牵强,没有表达清楚,这就是说第二段笔墨多而单薄的原因,这么重要的内容却给隐晦了。
                        而他们关于木头的句子,也在沉甸甸的纸介
                        开辟着自己的疆土,生长为绿荫
                        或,静静的白桦
                        这一段其实就是在深化永恒罢了。再次努力在时光和文匠的关系,这回诗人又换了一种说法“而他们关于木头的句子,也在沉甸甸的纸介 ”这是什么意思?这又是来从文匠对时光的作用方面来说了(上段正好相反),可是依然牵强了,说文匠写出的就是时光,然后就是时光的作用。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很奇怪了。文匠等同于时光(第二段);时光是文匠的工具(第三段);文匠写出了时光(结尾)。不知道诗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因为确实不清。
                        我大胆推测,诗人并没有用很长时间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好,因为诗里的内容上是散乱的,但是诗人用自己的文字啮合成了一个整体和一个搭配的节奏,这就让我赞叹了。
                        哈哈
                        


                        12楼2012-05-28 16:17
                        收起回复
                          看来我跟现代诗吧有代沟啊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5-28 17:00
                          收起回复
                            楼主真的想做木匠,就去做吧,如果不想做木匠,就不要写这首诗


                            14楼2012-05-28 17:22
                            收起回复
                              2025-08-30 03:2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躺着也是木头


                              15楼2012-05-30 17: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