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差距的衡量算法兼论天龙、神雕、倚天高手功力
前言:脱离实战的武功修为是最不可靠的,武功最终都只是杀人的技巧。武功修为所指为对武学的认识与理解
,武功造诣则指实际的杀伤力,即武力(功力)。然而,武侠不过是YY,也只能是YY。
武林中人武功差距的衡量算法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甲武功是乙的十倍”,“甲武功是乙的二倍”之类的话语,但这是很空洞的论
断,今天我就尝试给出一个能更具体反映武宫差距的方法。
@关于联手,武功差不多、武功没有什么互补性且从未联手的两人联手一般不可能发挥出其总实力之和,只
有相互配合无间、心有默契或久经磨练的联手才能发挥其全部威力,完全配合无间且久经磨练甚至可达到数倍
的功效。相应的二人联手是三分之二,三人联手是三分之二,四人或更多的人联手只算三人联手,为三分之二
(千万记住啊,无论如何都别与武功不到自己一半的人联手,除了碍手碍脚实在是没有任何帮助,除非他只是帮
你骚扰对手)(一般四个人联手已是极限了,再多人那都不叫联手了,而叫群殴,打不过你也累死你。所谓的
北斗七星大阵,据我看来,有等于无,与实力没什么关系,对这些地分析也没什么帮助,这样的算法也不成立
了,不适用了)。如果联手中一人主攻,其他人配合,则应是联手之力为:此人+其他人联手之力;如是纷乱无
章联手,基本上与前例同。当然,比拼内力除外。
@关于两手互搏,分心两用,以一敌多用处不大(认真想一想便知道),但单挑用到极致,应至少能增加0.5倍
的功力,当然配合无间甚至是1倍或更高。(我最佩服的就是两手互搏,分心两用,没有太大的付出就至少能令
武功增加0.5倍,牛啊,我认为这才是金庸笔下第一神功)
@绝顶高手的境界:
一、空灵 脱离于招式的限制,超脱、自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灵活而不可捉摸。
二、入微 知权则当明变,明变必先入微,入微而后得体,得体则妙用生矣。
三、如意 从心所欲,无不如意。
又曾有,甲武功比乙略胜一筹(十分),而就这一筹大致需一千招才能绝对分出胜负。
1.乔峰武功大致是慕容复的两倍左右(乔峰力敌慕容复+游坦之,甚至不敌,游坦之武功大致与慕容复相等
,而且两人的武功是互补的,这样就能产生1+1〉=2的效果,乔峰武功可能略等于2个慕容复,或2个丁春秋,2
个玄慈),应与鸠摩智差不多。而鸠摩智在暴走之前,功力已略减,但还能在十余招内擒住慕容复;而且,少
林寺中乔峰曾想十招内击毙慕容复,应是比较可信的。于是我得出,如果甲武功是乙的二倍,则甲应在十招左
右绝对击败乙。
2.玄冥二老武功与三渡难分高下,三渡可以力敌张无忌,内力武功拼个不相上下,但玄冥二老则三十余招就
败于张无忌,用兵刃对付空手的张无忌,也敌不过一百招,可见说张无忌能在四十招左右绝对击败玄冥二老应
该是合理的。于是得出,如果如果甲武功是乙的1.5倍,则甲应在四十招左右绝对击败乙。
联合1、2,就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如果甲的武功是乙的P倍(P>=1,且这里的武功指绝对战斗力,即综合实力,武力),则甲至多用Q招就绝对击败
乙(格毙或重伤),有如下公式:
Q<=10/(P-1)^2
并规定如下:
(1) 10/(P-1)^2<3,记为3招;
(2) 不足一招均记为一招.
注意:一般尽量取合适的基数,使得 P <= 2.83 , 即交手应在 3招 以上;对于不足3招的情况,取最低3
前言:脱离实战的武功修为是最不可靠的,武功最终都只是杀人的技巧。武功修为所指为对武学的认识与理解
,武功造诣则指实际的杀伤力,即武力(功力)。然而,武侠不过是YY,也只能是YY。
武林中人武功差距的衡量算法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甲武功是乙的十倍”,“甲武功是乙的二倍”之类的话语,但这是很空洞的论
断,今天我就尝试给出一个能更具体反映武宫差距的方法。
@关于联手,武功差不多、武功没有什么互补性且从未联手的两人联手一般不可能发挥出其总实力之和,只
有相互配合无间、心有默契或久经磨练的联手才能发挥其全部威力,完全配合无间且久经磨练甚至可达到数倍
的功效。相应的二人联手是三分之二,三人联手是三分之二,四人或更多的人联手只算三人联手,为三分之二
(千万记住啊,无论如何都别与武功不到自己一半的人联手,除了碍手碍脚实在是没有任何帮助,除非他只是帮
你骚扰对手)(一般四个人联手已是极限了,再多人那都不叫联手了,而叫群殴,打不过你也累死你。所谓的
北斗七星大阵,据我看来,有等于无,与实力没什么关系,对这些地分析也没什么帮助,这样的算法也不成立
了,不适用了)。如果联手中一人主攻,其他人配合,则应是联手之力为:此人+其他人联手之力;如是纷乱无
章联手,基本上与前例同。当然,比拼内力除外。
@关于两手互搏,分心两用,以一敌多用处不大(认真想一想便知道),但单挑用到极致,应至少能增加0.5倍
的功力,当然配合无间甚至是1倍或更高。(我最佩服的就是两手互搏,分心两用,没有太大的付出就至少能令
武功增加0.5倍,牛啊,我认为这才是金庸笔下第一神功)
@绝顶高手的境界:
一、空灵 脱离于招式的限制,超脱、自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灵活而不可捉摸。
二、入微 知权则当明变,明变必先入微,入微而后得体,得体则妙用生矣。
三、如意 从心所欲,无不如意。
又曾有,甲武功比乙略胜一筹(十分),而就这一筹大致需一千招才能绝对分出胜负。
1.乔峰武功大致是慕容复的两倍左右(乔峰力敌慕容复+游坦之,甚至不敌,游坦之武功大致与慕容复相等
,而且两人的武功是互补的,这样就能产生1+1〉=2的效果,乔峰武功可能略等于2个慕容复,或2个丁春秋,2
个玄慈),应与鸠摩智差不多。而鸠摩智在暴走之前,功力已略减,但还能在十余招内擒住慕容复;而且,少
林寺中乔峰曾想十招内击毙慕容复,应是比较可信的。于是我得出,如果甲武功是乙的二倍,则甲应在十招左
右绝对击败乙。
2.玄冥二老武功与三渡难分高下,三渡可以力敌张无忌,内力武功拼个不相上下,但玄冥二老则三十余招就
败于张无忌,用兵刃对付空手的张无忌,也敌不过一百招,可见说张无忌能在四十招左右绝对击败玄冥二老应
该是合理的。于是得出,如果如果甲武功是乙的1.5倍,则甲应在四十招左右绝对击败乙。
联合1、2,就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如果甲的武功是乙的P倍(P>=1,且这里的武功指绝对战斗力,即综合实力,武力),则甲至多用Q招就绝对击败
乙(格毙或重伤),有如下公式:
Q<=10/(P-1)^2
并规定如下:
(1) 10/(P-1)^2<3,记为3招;
(2) 不足一招均记为一招.
注意:一般尽量取合适的基数,使得 P <= 2.83 , 即交手应在 3招 以上;对于不足3招的情况,取最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