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吧 关注:513,505贴子:11,374,253

关于微山之三————两城人:沧桑世事本无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微山之三————两城人:沧桑世事本无常

如果有一本好书,你从来没有机会去接近她,你会不会产生思慕之情;如果有一本好书,她一直安静地摆放在你的书桌上,你从来没有时间去读,忽而一天,她竟不见了,你是不是备感遗憾;如果有一本好书,你刚读了开头,从此,你便离她而去,你会不会自此牵挂在心——如果世间真有这样的好书的话,两城便一定是其中的一本了。

初读这本书,是缘于王粲的《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在这篇优美的赋中,王粲说登上这座楼向四面瞻望,暂借假日销去我的心忧。看看这里所处的环境,宽阔敞亮再也很少有同样的楼。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洲。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面临的洼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北接陶朱公范蠡长眠的江陵,西接楚昭王当阳的坟丘。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黍稷累累布满了田畴。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 

这优美的文辞当时就吸引了我那年少飘泊在外求学的心:异乡再美,终不是我心灵的归宿之地;他乡秀丽,也难掩思乡的真情!读着这让人荡气回肠的文字,真遗憾不能跨越千古亲耳倾听王粲把酒临风中动情地诵读;恨不能与他相识,哪怕只是远远把他仰视。这么美的地方都难掩王粲的思乡之情,那他的家乡又该是何等的秀美呀!真不知那是一方怎样神奇的土地?怀着这样的好奇,我查阅了有关他的资料,这一次更使我惊鄂了:原来他竟是我们微山人——山阳高平,我们微山的两城!

是的,也许只有两城这块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富有才情的诗人:那是一千多年前,微山湖大片的水域还没有形成,当时群山青翠,沃野千里,河流纵横,黎民富庶。在这里出土的大量汉代石碑和文物可以明确地昭示出两城一带在当时文化和经济是何等的繁盛。现珍藏于曲阜、出土于两城村的汉碑石刻《富贵祥和图》就向我们生动说明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富足;从70年代的农田水利改造运动中的两城乡马家崮堆曾经出土的一块一人抛七球的碑刻,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之高。类似的碑刻不一而足。在那时,光耀万丈的两城人物还有王弼(魏晋玄学的奠基人)、刘表(三国时“魏蜀吴争汉鼎”中的重要人物刘表)、仲长统(汉末唯物主义哲学家,进步的思想家)、王叔和(魏晋间医学家)……群星灿烂的天空下必将是一方底蕴厚重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那时的两城人的脸上洋溢的笑容会是多么自信和怡然。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据说聪颖异常,过目不忘。一次,与友人共行,读道边石碑,观一遍而背诵,不失一字。又曾观人下围棋,其局乱,王粲复为重置,不误一子。今天的两城人也是聪颖的,一如近两千年前的王仲宣(王粲)。在微山县城驻地各单位中,两城的大学生为数不少。据说,微山人整体智力优异,比较聪明。有人说这是因为长期居于水边,视野开阔。同时,又由于经常食用鱼类,而鱼类富含能促进脑力的关键元素DHA。但是,同样是聪明,各地人的聪明又是有所不同的。夏镇人的聪明是精明:大巧若拙,外粗内秀,审时度势,眼光远瞻;欢城人聪明是聪敏:反应敏捷,问题处理不拖泥带水、迅速得当。大概因为欢城地处数省要冲,经济发达,见多识广,自然一般问题处理起来是得心应手;韩庄人的聪明是聪慧:韩庄人慧心慧眼,灵活机变地在山东的南大门与时俱进地创造着新的生活;两城人的聪明是王粲一般的聪颖:颖是细细的尖端,没有什么能遮住它的锋芒。所以两城人的聪明常常是“椰风挡不住”。



1楼2007-01-06 15:42回复
    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两城渐渐改变了容颜。低洼地成了湖泊,远望碧波一片;群山愈显得高大挺拔,只是苍茫取代了青翠。今日的两城是山湖并存,有大小山头83座,湖水面积11万亩。放眼望去,山水旖旎,水环山绕,风光依旧秀丽,不同的只是昔日更多的沃野变成了眼前绵绵的山田,当日的文化、经济重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淡出了人们聚焦的视野,从此,她默默地挺立于天地间,一切礼赞、荣耀、歌舞升平似乎都离她远去了。就这样,她以最朴实无华的面目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坚忍、耐劳——这一次的挺立,就是一千多年!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曾经这样说。是的,在这途路中,不仅可以看出世人的真面目,也可以看出落魄者的精神。曹雪芹家道中落认清了社会而苦心著书,鲁迅先生从小康坠入困顿而发奋努力终成大业,郁达夫逆境求生奋斗不懈而名垂史册,李叔同绝境顿悟参破红尘而长伴青灯,粱凤仪生活陡转得以书写传奇人生……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生活的重压下颓丧萎靡、一蹶不振。

    两城人呢?两城人面对贫瘠的山田开始了千年的奋争与求索,湖风无情地刮,山雨冷酷地下,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在改变生存环境的求索中他们的体魄更加强健。所以,一直到今天,两城人看起来普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一直到今天,两城人也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了更为坚忍的精神,他们执著地在土地中寻求着自己的出路。苦心人天不负,最后,他们把大蒜种植业作为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选择。

    中国古人一贯强调天人感应、万物和谐。两城人最终选择了大蒜种植,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巧合,也许就是一种物我的感应。大蒜在两城的土地上茂盛而高产,种植时间虽不长,但却早已经蜚声远近了!或许大蒜和两城人的精神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扎根在那片土地,顽强地吸收着天地的精华孕育着自己的成长。那饱满的蒜瓣紧紧拥抱在一起,奋力生长;两城人也是同力协作、自强不息。蒜瓣只有簇拥在一起才能萌生旺盛的生命力;在微山,好象两城人也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可以说在微山,两城人是归属感最强烈的人群。平时,大家紧密联系,像那蒜瓣一样密不可分。有事时,都能彼此商量、相互帮助。有时,为了某一个人的成功,大家违背一点小原则也是在所不惜!大概从汉朝的王粲客居他乡、郁郁失意开始,那种寻求群体归属感的强烈愿望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就这样,两城成了大蒜的乐土,大蒜也把两城作为了归宿。真不知是大蒜选择了两城,还是两城本来就是大蒜的故乡。从此,两城人在土地里精心地照料着大蒜,大蒜也在两城安家落户,它们郁郁葱葱地生长。大蒜给两城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两城人也因大蒜而名扬四方。在历史上悄无声息沉寂了千年,这山水相环的景致和团结自强的大蒜再一次把两城推到了微山经济建设大舞台,再一次把两城人推倒了人们的视野中,并紧紧地吸引着人们注目的眼光!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这个世上还有亘古不变的荣华和落魄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千年的兴衰更迭更是让人徒有无限慨叹和感伤!看着这用悠悠时光书写的巨著,读着两城千年繁盛与沉寂变迁的故事,想一想短短数十载的人生,不禁让人掩卷沉思。

    这样的好书读罢,再迷惘的人生也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2楼2007-01-06 15:42
    回复
      2025-11-22 03:24: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千年出一名人足以


      IP属地:山东3楼2007-01-06 15:45
      回复
        只是从那一名人引发自我感慨而已!


        4楼2007-01-06 15:50
        回复
          是啊,齐鲁文化曾中国文化的辉煌期。现在却.....原因是什么?能说说不


          IP属地:山东5楼2007-01-06 15:52
          回复
            中国也曾是全世界的文化中心,现在不是也......
            沧桑世事本无常!


            6楼2007-01-06 15:54
            回复
              除了感慨还能做什么?应该有做的东西,真希望你能起来,我可是你的粉丝哦......


              IP属地:山东7楼2007-01-06 15:56
              回复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慕, 无花无酒锄作田
                你应该有这首诗的气魄...........


                IP属地:山东8楼2007-01-06 16:01
                回复
                  2025-11-22 03:18: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人物都只能独善其身而已!我想这便是你所谓有做的东西吧......


                  9楼2007-01-06 16:03
                  回复
                    子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只要一步一步来相信你能走的很远....暂时的独善其身不代表以后不能兼济天下.....


                    IP属地:山东10楼2007-01-06 16:07
                    回复
                      就算是独善其身能坚持不也不错吗?


                      IP属地:山东11楼2007-01-06 16:07
                      回复
                        这首诗主要表达唐伯虎的超然自在,谈不上“气魄”二字.


                        12楼2007-01-06 16:08
                        回复
                          在我眼力这就是气魄..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信怎么会有这种超然呢?


                          IP属地:山东13楼2007-01-06 16:11
                          回复
                            待我细细看来


                            14楼2007-01-06 16:16
                            回复
                              2025-11-22 03:1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0.211.153.*
                              两城人的聪明是王粲一般的聪颖:颖是细细的尖端,没有什么能遮住它的锋芒。所以两城人的聪明常常是“椰风挡不住”。 
                               
                               说的


                              15楼2007-01-06 1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