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直是我生命中最美最温暖的存在.尽管她去世时我才8岁,对她的记忆却一直深深藏在了我的心里,然后慢慢的品味她的一生.
印象中,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其他人说这叫相敬如宾.白家是杭州城内大富之家,父亲有其他的妻妾,据说在迎娶母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小妾了,那个叫蝶舞的小妾,原本是名艳名远播的的舞姬,后来被父亲赎了身,养在府中,从此洗手做羹汤,在当时传为佳话.
而母亲出身于大户人家,娘家原本也是商人,但后来家中有人入仕,于是开始由商场向官场转移.白家当时正希望与官家结交,父亲于是向当时正值婚龄的母亲求亲.母亲的美貌是很出名的,加上家中富裕,上门提亲之人数不胜数,父亲当然不是最好的人选,他家中甚至已经养了一妾,但是,母亲却是很坚持的决定要下嫁白家.家人虽然有些,却也拗不过母亲的坚持,在要求白家作出保证母亲正妻之位永不动摇的承诺后,母亲轰轰烈烈的出阁了.
因为娘家的势力大,母亲在白家很受两老的重视,丈夫对她确实也不错.正妻一入门,蝶舞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出身卑微,没有生育,又被丈夫冷落,蝶舞的地位摇摇欲坠.甚至下人都在暗地里猜测,这失势的小妾什么时候会被正妻赶出门.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母亲进门后非但没有将蝶舞逐出去,反而时常去找蝶舞谈天,两人相处融洽得让所有人惊讶不已.人们称赞母亲的贤惠和大度,白家在杭州城内又创造了一个传奇.
蝶舞是个纤弱美丽的女子,母亲也是美丽的,就象那盛开的牡丹,高贵而优雅,足以傲视群芳,而蝶舞的美则不同,她就象那临水而居的杨柳,嬴弱惹人怜.蝶舞的舞姿很美,就像那早春的绿杨,在柔和的春风中随风飘舞,又如那彩蝶在花丛中轻轻跳跃.不过,嫁入白家之后,蝶舞很少有跳舞的机会,嫁了人就要有为人妇的样子,大宅门内并不容许她有这种会被批评的举动.舞蹈本是蝶舞最擅长的事,但已经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她被要求深居简出,因为她的出身并不光彩.
这种情况在母亲入了白家后就有了大的改变.由于母亲和蝶舞交好,那些擅长察言观色的仆人也开始对蝶舞另眼相看.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常携蝶舞到城外的别苑小住.
别苑名为芙蓉苑,水面占了苑子的大半土地,水上种满了母亲最爱的荷花.别苑是母亲娘家的产业,生活的都是母亲娘家的人,因此,在芙蓉苑内,她们是自由的,没有白家,没有妇戒,没有什么要遵守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夏日里荷花盛开,满苑的荷叶郁郁葱葱,绿丛中点缀着淡粉的荷花,那时的芙蓉苑溢满淡淡的荷叶香,驱走那烦人的暑意.在叶和花的包围中,水面上有一一座九曲桥,连接着水中间一个小小的留芳亭,亭子只有简单的栏杆围着,伸手可及水中的花瓣.亭子是母亲取的名字,那时她是第一次到芙蓉苑,同行的还有蝶舞,总管请母亲为亭子命名,母亲走在桥上,看着立于亭中的蝶舞,漾起浅浅的笑:"留芳亭,亭上留芳,亭下满芳菲."
在芙蓉苑的日子,母亲总是特别的心情好,常常在留芳亭中燃一盏檀香,弹一曲《霓裳羽衣》.每当母亲弹琴的时候,蝶舞则会在九曲桥上翩翩起舞,这时的蝶舞身上盈满光彩,美丽不可方物,轻柔的舞姿充满了生命力,围绕在她身侧的荷花也绽放得格外的美丽,舞在花中花伴舞.而母亲总是微笑地看着,我从未看见过她曾对谁笑得如此温柔,包括我的父亲在内.对父亲,她总是笑得有礼但疏远.我隐约知道,蝶舞对母亲来说,是不同的.
印象中,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其他人说这叫相敬如宾.白家是杭州城内大富之家,父亲有其他的妻妾,据说在迎娶母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小妾了,那个叫蝶舞的小妾,原本是名艳名远播的的舞姬,后来被父亲赎了身,养在府中,从此洗手做羹汤,在当时传为佳话.
而母亲出身于大户人家,娘家原本也是商人,但后来家中有人入仕,于是开始由商场向官场转移.白家当时正希望与官家结交,父亲于是向当时正值婚龄的母亲求亲.母亲的美貌是很出名的,加上家中富裕,上门提亲之人数不胜数,父亲当然不是最好的人选,他家中甚至已经养了一妾,但是,母亲却是很坚持的决定要下嫁白家.家人虽然有些,却也拗不过母亲的坚持,在要求白家作出保证母亲正妻之位永不动摇的承诺后,母亲轰轰烈烈的出阁了.
因为娘家的势力大,母亲在白家很受两老的重视,丈夫对她确实也不错.正妻一入门,蝶舞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出身卑微,没有生育,又被丈夫冷落,蝶舞的地位摇摇欲坠.甚至下人都在暗地里猜测,这失势的小妾什么时候会被正妻赶出门.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母亲进门后非但没有将蝶舞逐出去,反而时常去找蝶舞谈天,两人相处融洽得让所有人惊讶不已.人们称赞母亲的贤惠和大度,白家在杭州城内又创造了一个传奇.
蝶舞是个纤弱美丽的女子,母亲也是美丽的,就象那盛开的牡丹,高贵而优雅,足以傲视群芳,而蝶舞的美则不同,她就象那临水而居的杨柳,嬴弱惹人怜.蝶舞的舞姿很美,就像那早春的绿杨,在柔和的春风中随风飘舞,又如那彩蝶在花丛中轻轻跳跃.不过,嫁入白家之后,蝶舞很少有跳舞的机会,嫁了人就要有为人妇的样子,大宅门内并不容许她有这种会被批评的举动.舞蹈本是蝶舞最擅长的事,但已经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她被要求深居简出,因为她的出身并不光彩.
这种情况在母亲入了白家后就有了大的改变.由于母亲和蝶舞交好,那些擅长察言观色的仆人也开始对蝶舞另眼相看.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常携蝶舞到城外的别苑小住.
别苑名为芙蓉苑,水面占了苑子的大半土地,水上种满了母亲最爱的荷花.别苑是母亲娘家的产业,生活的都是母亲娘家的人,因此,在芙蓉苑内,她们是自由的,没有白家,没有妇戒,没有什么要遵守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夏日里荷花盛开,满苑的荷叶郁郁葱葱,绿丛中点缀着淡粉的荷花,那时的芙蓉苑溢满淡淡的荷叶香,驱走那烦人的暑意.在叶和花的包围中,水面上有一一座九曲桥,连接着水中间一个小小的留芳亭,亭子只有简单的栏杆围着,伸手可及水中的花瓣.亭子是母亲取的名字,那时她是第一次到芙蓉苑,同行的还有蝶舞,总管请母亲为亭子命名,母亲走在桥上,看着立于亭中的蝶舞,漾起浅浅的笑:"留芳亭,亭上留芳,亭下满芳菲."
在芙蓉苑的日子,母亲总是特别的心情好,常常在留芳亭中燃一盏檀香,弹一曲《霓裳羽衣》.每当母亲弹琴的时候,蝶舞则会在九曲桥上翩翩起舞,这时的蝶舞身上盈满光彩,美丽不可方物,轻柔的舞姿充满了生命力,围绕在她身侧的荷花也绽放得格外的美丽,舞在花中花伴舞.而母亲总是微笑地看着,我从未看见过她曾对谁笑得如此温柔,包括我的父亲在内.对父亲,她总是笑得有礼但疏远.我隐约知道,蝶舞对母亲来说,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