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都吧 关注:576贴子:6,338
  • 4回复贴,共1

在美生活一瞥续:家庭教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昨天晚上就开始起草的,写着写着竟然歪在沙发上睡着了…… 前两天是公休日,基本全天都泡在别人家里,并且在多家间奔忙,几乎没有间歇。今天白天就没这么紧张了,现利用刚吃过午饭的一段时间,赶紧写完这篇。
先说说美国教育的特点:美国的学校非常松散,跟中国的幼儿园差不多,即使是中学生也几乎不布置什么家庭作业,即使是课堂中的作业,老师一般也不批改,看大家做得差不多了,对对答案就得了。所以在美国上学的孩子如同身处“天堂”一般,当美国学校里的老师也乐得一身轻松。这个背景情况暂按下不提。
话说美国是由世界各地移民拼凑起来的国家,其中的亚裔居民占了不小的比例,特别是华裔的,家长天生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受点教育,关键是多学点知识和技艺,不情愿放鸭子瞎玩而荒废掉少年时光。学校“不好好教”怎么办?于是家长们就请家教呀!这倒是国内留传的遗风。所以美国亚裔(特别是华裔)的孩子比欧裔(白人)和非裔(黑人)的孩子都要聪明得多、勤奋得多,长大后的就业机会也就比别人多。“工夫不负吃苦人”嘛,这在那个国家都是对的。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家教市场,很多高智商、高学识的中国留学生,便成为这个市场的为师主角。我刚来美国,一说找打工的事情做,就有人赶忙介绍去华裔社区做家教。待遇可比国内的家教高多了,讲一小时的课少说也要给个一百、二百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千把左右了)。
按我现在的精力,非公休日每天可跑两家,都在傍晚进行。公休日则可全天跑,但要除去每天下午那小半天的在中文补习学校的代课,其余时间就都做家教,上午和晚上各能跑两家。家教的内容主要是钢琴,顺带教一些中文,并过问一下学校里的文化课(也就是随便出题考问下)。
我现已同时接了三家的家教,教的全部是华裔移民(两位来自大陆、一位来自台湾)的后代,都在上小学。每周保证每家上到六节课。
这三家华裔都不是新移民,在他们的曾爷爷辈(大约一战、二战那时)就已来到美国生根了。到了第四代左右,祖先的特性已脱落不少,如在家以说英语为主,如果爷爷奶奶还健在则与之交谈才说几句汉语,但已词汇不多,只能寒喧些简单会话。
我来到他们家,家长要求多说些汉语(特别是纯正的国语——普通话),帮助他们孩子返返祖。这样在教琴之间,还费了不少脑筋训练其发声说话,并强补词汇,令其能说几句像样的国语摆摆门面。
在美国的华裔社区说出流利中文,会赢得这里居民的无比尊敬。有时我表演些美式英语跟已较熟的人对话,这些人大都要求我莫说美语了,就用那好听的国语,因为感到亲切。
经常在车上或路上碰到要求跟我用国语交谈的人,哪怕超市里买东西,如果用了国语,如果老板是华裔的话,他一定兴奋异常,并在结账后常常追上来再塞点什么赠品以示高兴及友情。
故国内的人,一定要学好自己的中文母语啊!讲得一口流利而有韵味的国语,到了美国这样的地方才吃香。不是你光学好英语就完事的。要学好英语也一定别忘了学一口美式英语,如果只说那种教科书式的所谓纯正英语(牛津味的英语)则在美国反而有点别扭,别人可能不大愿理你。
钢琴在美国也非常流行,比中国国内的普及率高得多,几乎中产阶级家庭(美国的中产阶级占人口多数,比在中国的比例高出惊人的倍数)家家都有。请得起家庭教师的也基本都是中产阶级,他们多从小要求孩子拥有音乐细胞,能在客人来访时弹奏出几首像样的曲子,以示家庭层次与身份。
美国也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钢琴伴奏下的“唱诗”是小孩子的基本功课,气氛非常优美。到了圣诞节,更是音乐的海洋。美国不允许放鞭(各州大都立有反噪音法),但音乐却是悦耳的乐音,在节假日会交响成一片。美国的电台和电视台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播放音乐或音乐剧,不像在中国充斥着广告、电视剧和小品里传来的吵闹声响。因为美国人怕吵怕烦,恨不得全天都在音乐声中度过。
所以,在美国从小学乐器,是一项必修课。在美国的学校里,一半都是教的是电子琴和吉他,钢琴要回家来学的。没有名师指点,自己乱敲键盘便学不好,养成坏习惯后改都改不过来。请正规钢琴家教,那就是争先恐后的事情了。



1楼2012-05-22 01:59回复

    更正:在美国的学校里,一般都教的是电子琴和吉他,钢琴要回家来学的。


    5楼2012-05-22 02:10
    回复
      2025-11-24 01:10: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马博士还有说的吗,人中之龙是也


      8楼2012-05-22 19:53
      回复
          小马真是辛苦,这篇生活札记很不错,有助于国内朋友们了解异域人情,必要时掌控好自己的发展天平(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有空就常发发这类文章吧,但一定要注意休息,保住身体本钱。


        9楼2012-05-24 0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