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吧 关注:28,765贴子:8,146,949
  • 5回复贴,共1

【转帖】金庸小说排名录 作者:曹正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港台武侠小说家中,金庸是宁少勿滥的作家。金庸写了多少武侠小说?他曾将其作品的第一字作一对联,十四个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另有《越女剑》短篇(1970年),因其容量较小,又受对联字数限制,金庸不列其内。笔者试以十四部作品作品评。 

  品评之前,我先列出两张排名录,一为按金庸创作时间顺序的排名: 

  1.《书剑恩仇录》(1955 年)  
  2.《碧血剑》(1956 年)  
  3.《雪山飞狐》(1957 年)  
  4.《射雕英雄传》(1958 年)  
  5.《神雕侠侣》(1959 年)  
  6.《飞狐外传》 (1959 年)  
  7.《白马啸西风》(1960 年)  
  8.《鸳鸯刀》(1961 年)  
  9.《连城诀》(又名《素心剑》)(1963 年)  
  10.《倚天屠龙记》(1964 年)  
  11.《天龙八部》(1965 年)  
  12.《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记》(1969-1972 年)  

  需要说明的是,金庸自1955年闯入武侠世界,至1972年9月封笔, 前后十七年写了十五部作品。70年代中期,金庸对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订;有些作品删改较大,某些章节甚至重写,至80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修订工作,可见金庸创作态度之严谨。 

  另一种排名录,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小说家兼评论家倪匡的金庸小说排名录如下: 

  1.《鹿鼎记》(倪匡称之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 
  2.《天龙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雕侠侣》 
  5.《雪山飞狐》 
  6.《倚天屠龙记》 
  7.《射雕英雄传》 
  8.《书剑恩仇录》 
  9.《连城诀》 
  10.《侠客行》 
  11.《飞狐外传》 
  12.《碧血剑》 
  13.《鸳鸯刀》 
  14.《白马啸西风》 

  倪匡是以排名开金学研究之先河,他从《我看金庸小说》写到《五看金庸小说》,文字活泼、调侃,见解标新立异,可谓精心研究“金学”之杰出成果。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博大精深的金庸小说世界,爱好者各有所见,如作家三毛与评论家董千里,就认为金庸作品最佳者是《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笔者试以自己一得之见,另作一种新的排名,以期引起金庸小说研究者的争鸣。 

  《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又名《书剑江山》),为金庸武侠小说之处女作。 

  要认识新派武侠小说的本来面目,此书不可不读。 

  《书剑恩仇录》写红花会群雄,如同《水浒传》写梁山泊好汉。书与剑的冲突,江山与江湖的对抗,史实与艺术的结合,武学与奇情的交融,显出金庸出手不凡。其语言之生动流畅,人物群像之多姿多采,都超出了一般旧派武侠小说的水准。 

  但《书剑恩仇录》并未达到倪匡所誉之“光芒万丈”的境界。其不足有三: 

  其一,故事结构以平铺直叙为主,写人状物还沿袭旧派武侠小说的传统手法,缺少悬念与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情节的焊接上也欠紧凑,少奇特之笔。 
  其二,塑造人物形象,以群像为主,尽管文泰来、余鱼同、骆冰、徐天宏都有戏,但全书缺少一个震撼人心的大英雄。写儿女情长之感人,还欠功力。 
  其三,书中第一主角陈家洛是个失败的艺术形象。他背后拖着宋江的辫子。对乾隆一让再让,甚至把深爱自己的女人送给哥哥当玩物,陈家洛的致命弱点,给全书蒙上了一层阴影。 



1楼2007-01-03 11:40回复

      关于《鹿鼎记》的成功,倪匡论述极多,无须重复。 

      但问题是,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是否真的是武侠小说的最高境界?我以为大可商榷。 
     
     
      
        
     

     
     
     
      《鹿鼎记》至少有三个弱点: 

      第一,结构松散。故事情节缺少一个整体的框架。 
      第二,太少武侠味。除了海大富与太后比武一节极为精彩,其他武打如同儿戏。 
      第三,全书中缺少一个可爱的正面艺术典型(陈近南犯了陈家洛同样的毛病)。 

      从我个人爱好来说,我不喜欢被美化的小人(韦小宝)与被美化的皇帝(康熙)。 

      金庸从写好皇帝起笔(《书剑恩仇录》),又以写好皇帝收笔(《鹿鼎记》),这是他写武侠小说的一大失败。 

      《鹿鼎记》排名为第八。 

      《飞狐外传》 

      如果把金庸十五部小说作“七上八下”排列,“飞狐外传”应为“七上”之作。 

      我是从读《飞狐外传》开始迷上金庸武侠小说的。至今重读,仍赞叹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开幕那场“恶战商家堡”,可称得上金庸武侠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 

      《飞狐外传》的成功,不单单是这部书悬念迭起,情节精彩纷呈,还因为作者第一次完成了一个既有侠义心肠又具有一般人弱点的少年英雄的塑造。胡斐的天真、调皮、机智、不拘小节,都显示了一个少年人的特点,读来十分亲切(这些性格后来在令狐冲与韦小宝身上各有体现)。 

      他不懂武艺,但胆子大,在大是大非上善恶分明。从陈家洛、袁承志到胡斐,这是金庸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形象的一次大突破。 

      胡斐形象的唯一缺点是莫名其妙地爱上了袁紫衣,这种败笔后来在张无忌身上也未能避免。由于袁紫衣这一人物写得不伦不类,致使《飞狐外传》大伤元气, 故此书只能排在金庸小说“ 七上” 之末位。 

      《神雕侠侣》 

      和《飞狐外传》同时创作的《神雕侠侣》,比《飞狐外传》有更明显的优点。 

      《神雕侠侣》的主题是一个“情”字:“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说明金庸小说除了表现传统武侠小说“忠奸”、“恩仇” 

      的主题外又有了新的变化。金庸塑造了社会叛逆杨过与任情而为的小龙女(武侠世界中的两大艺术典型),并通过杨过与郭靖的矛盾冲突,去表现社会与人的本性的不可调和。就主题而言,此书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 

      但我以为,在“射雕三部曲”中,它还排在最末。它既没有写出《射雕英雄传》中气势宏伟的场面,其人物典型也不如《倚天屠龙记》那么丰富多彩。它的弱点还在于写几次战争都有点松散,其中的主角杨过与小龙女,也不十分可爱。书中的配角如郭靖、黄蓉,失去了在《射雕英雄传》中的魅力。令人难忘的郭襄又出场太晚。只有她姐姐郭芙尚不失为成功的艺术典型,虽然她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女人。 

      《神雕侠侣》在金庸小说中排名第六。 

      《射雕英雄传》 

      金庸小说在大陆掀起狂澜,首先要归功于《射雕英雄传》的魅力。 

      这部书据说在大陆印了八十万册,至今犹令无数读者争相传阅。倪匡兄认为,它的成功,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帅的地位。 

      《射雕英雄传》在艺术上显示了金庸大手笔的气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展示了武侠世界的神奇魅力。 

      武侠与历史结合,不是金庸首创,但金庸却是第一个驾驭历史而又能随心所欲编写故事与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运用文学手段,写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以笔掀惊涛的巧妙安排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使武侠小说变成一种令人读之不忍释卷、回味再三、击掌叫好的艺术品。 

      《射雕英雄传》在气势上几乎可以压倒所有的武侠小说:山水为之动色,日月为之惨淡,可谓古今罕见。但说到人物感情的纠葛,郭靖与黄蓉之间只有一个虚设的蒙古公主,层次未免太单调。再说次要人物的活动场面,写得不甚精彩,也显出其旁枝的苍白。同时在结构与语言上,可看出金庸小说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楼2007-01-03 11:40
    回复
      2025-11-07 05:3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将其排名第五位,相信大陆的武侠小说爱好者会表示赞同。 

        《雪山飞狐》 
       
       
        
         
       

       

       
        倪匡兄认为金庸取得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应从他写出《射雕英雄传》开始。我以为还可拔前一点。《雪山飞狐》的问世,标志了金庸武侠小说已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新天地。 

        我以为,《雪山飞狐》宣告了新派武侠小说时代的到来,尽管金庸在此之前就创作出了《书剑恩仇录》与《碧血剑》。《书剑恩仇录》介于新旧两派武侠小说之间,《碧血剑》在运用回述与塑造半正半邪的人物形象上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成熟提供了基础,而《雪山飞狐》才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武侠小说的新面目。 

        《雪山飞狐》更成功、更完美地运用了回述形式,书中的主角是倒叙中的苗人凤。对苗人凤的倒叙,又通过各个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也就增加了苗大侠的立体感,这是可赞可叹处之一。 

        其二,《雪山飞狐》情节扑朔迷离,但悬念解开之后却合情合理。 

        其结构之严谨,正如金庸本人所说:“也许只有《雪山飞狐》一部,是在结构上比较花了点心思..有点一气呵成的味道。”这也是《雪山飞狐》可列为金庸小说前五部的原因之一。 

        说《雪山飞狐》是石破天惊之作,还因为金庸运用了电影手法与西洋文学手法来渲染恶战前的氛围以及各人的心理活动。以一天来写一百年的恩怨纠葛,这种精妙的构思与立体框架,在金庸创作前期未曾见之,在以后的精品中也极少见之。至于故事的结局,作者留给读者去想象,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安排。 

        《雪山飞狐》可名列第四。 

        《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和《射雕英雄传》属于一种类型,都是气势磅礴、场面壮阔的宏伟画卷。可秉烛夜读而不知东方欲晓,可心摇神夺而不知美味佳肴,可生砥砺之心,可去荣辱之念。 

        但《倚天屠龙记》在“射雕三部曲”中,层次更为丰富,写人言情更加惟妙惟肖。 

        在金庸小说中,人物之多姿多采,唯有《倚天屠龙记》可与《天龙八部》媲美。金庸写此小说,不仅出场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给;而且独具个性者不胜枚举。武当七侠,魔教二使者与四大护法,赵敏、蒙古高手,三派人物,旗鼓相当,以人出戏,这是《倚天屠龙记》的妙处之一。 

        第二,《倚天屠龙记》写情,实不在《神雕侠侣》之下。写张无忌与殷离、周芷若、赵敏、小昭之间的瓜葛,可视为以后写段正淳与韦小宝的尝试之笔。至于杨逍与纪晓芙、何太冲与班淑娴、王难姑与胡青牛,都写得一波三折,在迂回变幻中见出儿女情长。即使只是神龙一现的何足道,也显出金庸不愧为写情之高手。 

        《倚天屠龙记》最震撼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运用情节去表现那种无奈的悲剧氛围: 

        写俞岱岩无辜被金刚指断其四肢; 
        写张三丰七十高龄为救稚子委曲求全; 
        写殷素素改邪归正后难以求生; 
        写殷离苦练蜘蛛手; 
        写朱长龄父女假戏真做; 
        写张无忌被撵下明教教主之位。 

        这种种场面并非兵刃相见,而又比刀光剑影的拼死一搏更叫人荡气回肠,感叹不已。 

        通过个性与偶然性来展示人生世界的复杂性,这一点在《倚天屠龙记》中也有上乘表现。 

        纪晓芙被迫失身于杨逍,又为女儿取名不悔。 

        周芷若明明爱上张无忌却要与张无忌为敌。 

        谢逊因妻子被辱而充当制造武林惨案的凶手。 

        这种偶然中的必然,人性中的复杂与难测,都是过去的武侠小说中很难见到的。 

        《倚天屠龙记》的不足,与第一主角张无忌的天性有关。张无忌与其父张翠山一样,还缺少一种大英雄的光彩。他们在爱情上的表现,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他们在事业上的必然失败。 

        尽管如此,《倚天屠龙记》排名第三,还是无可厚非的。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充分显示金庸博大精深的学问的一部武侠小说精品。 
      


      5楼2007-01-03 11:40
      回复
        从郭靖吧红伶泪朋友那里转来的


        7楼2007-01-03 11:43
        回复
          我也最喜欢笑傲江湖
          只是不能因为读者接受不了就把连城诀排那么低


          8楼2007-01-03 12:16
          回复
            • 120.195.21.*
            赞同,我也最喜欢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我也是很喜欢的,不过更喜欢笑傲江湖,喜欢吕颂贤演的令狐冲,梁佩玲演的任盈盈


            9楼2010-08-17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