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们是否与我有相同的感受……今天在等《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未果的情况下,我突然由此片想到了团长!
个人感觉这部片子的前两集(接地气儿)比后面的要好(6、7集还没播)……不过并不妨碍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团长
东西南北,色香味形,咸甜酸辣,各地美食在屏幕上跳转,或昂贵或便宜,或家常或奇特:香格里拉的松茸、诺邓村的火腿、陕北的黄馍馍、宁波的年糕、休宁的毛豆腐、内蒙古的奶豆腐、东北的酸菜、湖南的禾花鱼、扬州的文思豆腐、大煮干丝、西藏黑陶里的琵琶肉……每一样都是家乡的味道,都是吃货们的向往。但是最让我们爱不释手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它们后面的故事,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感动于镜头前那灿烂的笑脸,辛劳的双手,;牵挂于皱纹里的汗水,老茧里的沧桑!最爱的是那一句句质朴的语言,是那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像不像龙文章在庭审时的呓语?北京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儿;南京的干丝烧卖,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上海的润饼、蚵仔煎(我觉得是台湾的),看的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的麻花、狗不理;广州的艇仔粥和肠粉;旅顺口的咸鱼饼子和炮台;东北地三鲜、酸花白肉炖粉条;火宫殿的鸭血汤、臭豆腐,还有被打成粉了的长沙城……三两个字就是一个地名,同样的一道菜式,一样特产就是一个家乡
我说的也很纷乱,言犹未尽,词不达意,无法说出我心里的感受。于是我搜索了“舌尖上的中国+我的团长我的团”,想看看是不是也有人想我之所想,言我之未言,就搜来了这样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