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在蒙古高原向西延伸的边陲,
其得名于贺兰山,
是"贺兰″匈奴语的音转。
匈奴"贺兰″部落曾在此居住,
贺兰为"骏马″之意。
贺兰山横峙西北,
从黄河以西至额吉纳河流域,
为北方历代少数民族牧马之地。
额吉纳河源于祁连山,
古代注入大泽居延海。
额吉纳为亦乃集的音转,
亦乃集在西夏语中称作黑水,
额吉纳河由此得名。
西夏人在黑水边建立都城,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黑水国,
现今黑城遗址依然矗立。
1979年中日电视联合取材,
我随《丝绸之路》摄影队西行。
在晨曦中越过山岗,
驼队前突然显现朝霞中的尖塔,
我们找到了西夏王的故都黑城。
大家静穆远眺,
心绪难平。
七百多年前,
成吉思汗大军杀到,
黑城老少坚守城池,誓死不归。
成吉思汗久攻不下,
断水源以破城。
「石头要过刀,
茅草要过火,
人要换种。」
西夏国终结了历史。
传奇的故事编织成节目,
黑城遗址的生态让我们触目惊心。
流沙吞蚀城廓,
戈壁荒凉无际。
沿废墟向东北方寻找,
大泽居延海不见踪影。
半个世纪前,
瑞典人斯文‧赫定笔下文字—
"童话般的″、"田园诗般的″,
额吉纳河景象又在哪里?
额吉纳河浇灌了居延绿州,
居延绿州滋润著原始胡杨林。
额吉纳河断流,
居延绿州萎缩,
当代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森林如何依存?
又过了四分之一世纪,
笔直的公路伸向戈壁深处,
阿拉善不再遥远。
黑城遗址仿佛近在眼前,
不再那麼神秘。
但一年又一年,
日益令人担忧的环境变迁,
却把阿拉善的名字,
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耳边。
草原退化,
沙海漫侵,
尘暴肆孽,
胡杨林衰减,
西居延海依然乾涸
……
两年前的夏天,
中国近百名当代企业家聚集阿拉善,
在腾格里沙漠中共同签署了他们的宣言。
这份立志修复人类生态家园的宣言定名为—
《阿拉善宣言》。
他们联手出资成立的协会命名为—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阿拉善是一个号召,
阿拉善是一个符号,
寄托著当代人的责任与梦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好季节了,
驱车越贺兰山,
穿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海边缘,
半天时间就能到额吉纳,
眼前会出现一片金黄的胡杨林。
去年九月底,
我就是这样快马加鞭的。
可是,在额吉纳我看到—
黑城遗址的古城墙上,
游人如织。
原始胡杨的树林里,
汽车穿行,帐蓬搭建,
"摄影家″比胡杨树多。
……
黑城不是我们当代人建造的,
它那用苇子黄土夯砸出的城墙残断,
是经不起我们践踏的。
原始胡杨林也许不是我们人类种植的,
它那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的生命力仍然脆弱。
我们的行为不能建立在巨大的环境成本之上,
我们应该问自已一个问题∶
我们能为改善环境生态作点什麼?
其得名于贺兰山,
是"贺兰″匈奴语的音转。
匈奴"贺兰″部落曾在此居住,
贺兰为"骏马″之意。
贺兰山横峙西北,
从黄河以西至额吉纳河流域,
为北方历代少数民族牧马之地。
额吉纳河源于祁连山,
古代注入大泽居延海。
额吉纳为亦乃集的音转,
亦乃集在西夏语中称作黑水,
额吉纳河由此得名。
西夏人在黑水边建立都城,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黑水国,
现今黑城遗址依然矗立。
1979年中日电视联合取材,
我随《丝绸之路》摄影队西行。
在晨曦中越过山岗,
驼队前突然显现朝霞中的尖塔,
我们找到了西夏王的故都黑城。
大家静穆远眺,
心绪难平。
七百多年前,
成吉思汗大军杀到,
黑城老少坚守城池,誓死不归。
成吉思汗久攻不下,
断水源以破城。
「石头要过刀,
茅草要过火,
人要换种。」
西夏国终结了历史。
传奇的故事编织成节目,
黑城遗址的生态让我们触目惊心。
流沙吞蚀城廓,
戈壁荒凉无际。
沿废墟向东北方寻找,
大泽居延海不见踪影。
半个世纪前,
瑞典人斯文‧赫定笔下文字—
"童话般的″、"田园诗般的″,
额吉纳河景象又在哪里?
额吉纳河浇灌了居延绿州,
居延绿州滋润著原始胡杨林。
额吉纳河断流,
居延绿州萎缩,
当代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森林如何依存?
又过了四分之一世纪,
笔直的公路伸向戈壁深处,
阿拉善不再遥远。
黑城遗址仿佛近在眼前,
不再那麼神秘。
但一年又一年,
日益令人担忧的环境变迁,
却把阿拉善的名字,
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耳边。
草原退化,
沙海漫侵,
尘暴肆孽,
胡杨林衰减,
西居延海依然乾涸
……
两年前的夏天,
中国近百名当代企业家聚集阿拉善,
在腾格里沙漠中共同签署了他们的宣言。
这份立志修复人类生态家园的宣言定名为—
《阿拉善宣言》。
他们联手出资成立的协会命名为—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阿拉善是一个号召,
阿拉善是一个符号,
寄托著当代人的责任与梦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好季节了,
驱车越贺兰山,
穿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海边缘,
半天时间就能到额吉纳,
眼前会出现一片金黄的胡杨林。
去年九月底,
我就是这样快马加鞭的。
可是,在额吉纳我看到—
黑城遗址的古城墙上,
游人如织。
原始胡杨的树林里,
汽车穿行,帐蓬搭建,
"摄影家″比胡杨树多。
……
黑城不是我们当代人建造的,
它那用苇子黄土夯砸出的城墙残断,
是经不起我们践踏的。
原始胡杨林也许不是我们人类种植的,
它那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的生命力仍然脆弱。
我们的行为不能建立在巨大的环境成本之上,
我们应该问自已一个问题∶
我们能为改善环境生态作点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