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性音乐
是19世纪初开始的一种实验性音乐。缘起于 瓦格纳 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它的某些和弦没有完成应有调式内的“解决”,或者说“不解决”,使听感上觉得“不知所终”;后来 勋伯格 等人完全以数学的方式来“计算”音的走向,完全脱离了原有古典“调式”、“调性”的“束缚”。
平行举例说,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完全围绕“太阳”这个“核心”(相当于“调式”中的“主音”)来运转,就是有“调性”的“星系”。而人类发射一个星际探测器,让他超过“第三宇宙速度”后,它就可以脱离“太阳系”而成为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一旦音符脱离了“调性”后,就是一些孤立的正弦波物理乐音而已。但,前卫的音乐家们相信,这些“孤立的乐音”可以由一种新的逻辑将他们“重组”成一种“音乐”,这就是所谓“无调性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