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082贴子:3,876,887
  • 3回复贴,共1

薄囘一波为救护佛教大藏经《赵城金藏》做出的贡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1年6月19日上午,薄囘一囘波之女薄小莹将家中珍藏的调拨《赵城金藏》的档案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赵城金藏》被发现于山西赵城(现已并入洪洞)广胜寺,是一部由金代山西潞州信女崔法珍断臂发愿刊刻的佛教大藏经,堪称佛教大藏经中最为独特的一部。
抗战时期,为避免民囘族文化典籍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1942年4月,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薄囘一囘波等人上报中央,抢救《赵城金藏》,该藏经得以被全部顺利转移出广胜寺。为保护该藏经,薄囘一囘波秘书刘元璋牺牲。北平和平解放之初,薄囘一囘波批示,将这部书调拨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1楼2012-05-09 22:24回复

    当日上午,薄小莹将《赵城金藏》调拨档案捐赠给国家图书馆。该档案两份,共六页。记录了调拨《赵城金藏》的过程,包括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北平图书馆申请收藏《赵城金藏》等内容。上午的捐赠仪式上,香港钟健国基囘金会向国家图书馆捐款2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赵城金藏》的保护和研究。 (文:张航)
    国图镇馆之宝《赵城金藏》的身世传奇当时正值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物资相当缺乏,纸张更为稀缺,地委机关的个别同志不知道这些经卷的宝贵程度,将一些经卷卷头的空白部分剪下来,装订成本子使用。太岳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史健知道后,大发雷霆,并下令谁也不许乱动那些“宝贝”。此后再没有祸害经卷的事情发生。尽管《赵城金藏》顺利地从广胜寺里抢运出来了,但在此后几年的烽火岁月里,抗日战场上“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艰苦卓绝,《赵城金藏》辗转颠沛的命运才刚刚开始。按照原计划,《赵城金藏》将马上转送沁源县太岳区党委驻地保存,然而,还没来得及转移,倭寇就发动了“五一”大扫荡,地委机关被迫转移。出发之前,史健要求大家每个人都要背上几卷佛经。同时还宣布一条纪律:“人在经卷在,要与佛经共存亡;人在而经卷不在者,回来要受纪律处分。”


    2楼2012-05-09 22:25
    回复
      2025-08-31 05:2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薄囘一囘波之女捐赠调拨《赵城金藏》的档案
      2011年06月19日 17:45:25 北京晚报
      今年78岁高龄的张宝运是兴旺峪村的老支书,精神矍铄,对60多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那年我12岁,亲眼看见八路军把经卷背到了后山的龙王庙。两天后,他们又把经卷往山里运,村里的民兵、干部都跑去帮忙。”根据老人的讲述,经卷运到兴旺峪村的龙王庙,应该是敌人“五一”大扫荡期间,地委机关转移途中的一次临时寄存。就这样,地委机关的同志们,在“反扫荡”斗争中,背着经卷在太岳山区的崇山峻岭中与敌人周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把佛教经卷当自己的生命一样地呵护着,7月初,“反扫荡”战斗结束后,大藏经才终于送到沁源县太岳区党委驻地。
      敌人的大规模“扫荡”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对根据地的骚扰仍然非常频繁。太岳区行署主任牛佩琮考虑到沁源县是太岳区党委和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容易受到敌人的骚扰,于是又秘密地把全部大藏经运到山势更为险峻的棉上县,藏在一座废弃的煤窑里。为了保管好经卷,棉上县的党政领导经常派人到窑里检查,由于煤窑年久失修,不但窑底积水,而且顶部渗水,窑里的水含硫量高,对纸张损毁严重,检查的同志经常把佛经搬出来晾晒。
      太岳区党委负责人兼军区政委薄囘一囘波对经卷十分关心,也经常派人前往煤窑检查。一次,他的秘书刘元璋在前往煤窑检查经卷的途中与日军遭遇英勇牺牲。《赵城金藏》就这样在棉上县的煤窑里存放了三年之久。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囘府决定,将存放在棉上县煤窑里的经卷交北方大学保存。因为北方大学西迁,经卷运到太行山区涉县温村后,就地存放在该村的天主教堂内,北方大学派历史学教师张文教负责看管。据张文教后来回忆,他接手时,只有4000多卷经卷,分装在42个大木箱里,许多经卷因在煤窑里存放时间过长,受潮发霉,已经糟朽不堪。他深感保管经卷之责任重大,决心想办法好好救护。张文教对保护古书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他知道受了潮的经卷不能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否则纸张容易发脆而折损,必须慢慢阴干。可当时已是深秋季节,天气转冷,单靠自然阴干,速度太慢。他惟恐经卷受损失,毅然决定用火炕来烤干,于是跑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挑来木柴烧炕。但木柴火焰太急,容易损坏经卷,便改用锯末,用锯末微火慢烧,效果很好。经卷烤干以后,张文教又在长乐村一户地主家里,找到了一个通风、干燥的小阁楼,把经卷由温村的天主教堂搬到了长乐村的小阁楼里。张文教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呕心沥血看管着经卷。因操劳过度肺病复发,他被组织上送到后方医院治疗,经卷再次由太行行署保管。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根据中央政囘府指令,华北局书记薄囘一囘波电令将《赵城金藏》运至北京,交北平图书馆收藏。
      张文教再次奉命担负起护送经卷的任务,于4月初返回长乐村,把42箱佛经卷用毛驴驮运至涉县县城,然后用小火车运往邯囘郸。当时,平汉铁路不通车,从邯囘郸只好用汽车运到北平,张文教白天黑夜守在卡车上,直到把佛教大藏经《赵城金藏》全部安全运抵北平,交由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保管。《赵城金藏》终于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日子。


      3楼2012-05-09 22:27
      回复



        4楼2012-05-09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