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忙着经营爱情,很少有时间到知行上来码字。今天情人节,跟风写点东西。姐就是一俗人,这么重要的节日没办法不放在心上。从上一个情人节到这个,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想找个人来听我的故事吧,怕没人愿意,毕竟谁又真的在乎别人吃荤还是吃素。于是,姐想到了知行,写在这里,不管大家喜不喜欢,最起码会有几个听众,愿意忍受姐絮絮叨叨。这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发生的事情一句两句还真说不清楚,所以想到哪儿是哪儿吧。
关于我们的爱情
关于我们的爱情,这一年它变化很大,简单点说就是激情慢慢褪去,温情粉墨登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化学反应般微妙。
什么是激情?激情就是他牵着我的手就会心跳,我多看他一会儿就会脸红。情到浓时,姐成了诗人,随口说的都是爱得死去活来的话,任何一段截下来都可以当做一首小诗,不仅感动了他,连自己也被感动,自觉天生就是个痴情种。一直记得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对自己说,如果谁能陪我熬过那个冬天并且陪我走过第二年的春天,那么这辈子我就跟定那个人。刚好他出现了,对的时间,并且陪我走过了冬天和春天。那会儿,我从不介意他有什么缺点,抑或视而不见,因为我相信,管他什么缺点,如此相爱难道还敌不过那些细枝末节?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也向周围人宣称,他就是自己下半辈子要一起过日子的那个人,无法想象什么能将我们分开,幸福非他莫属。说到底,理智在那个阶段完全不起作用。
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慢慢增加,了解渐渐深入,他的某些缺点或者弱势会时不时跳进我的视野。原来,心目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不是那么完美。偶尔,我会因为不喜欢他的某些做法而不高兴,独自一人生闷气,这当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只要我不理他,他就会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知所措,或者想尽办法来讨好我。等我气过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样子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不再生闷气,学会了有事说事,不喜欢就说出来。于是,我开始絮絮叨叨,以为他好的名义。那时候,自己就像是个老师,看到他某些地方做得不是很合适,就语重心长地为他分析利弊,希望他能改变,以便在事业上更加成功。很多时候,我和他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更加坚定了我经常劝导他的信念,以为都是为他好。我甚至还会因为自己能提出对他有利的建议而沾沾自喜,暗地里总把自己当成贤内助。
接下来的一个小插曲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事情起于过年回家姑姑的唠叨。她说姑父又去开客车了,每天累死累活的就为挣那两三千块钱,春节都没有休假。姑姑家早就没有了经济负担,儿子在市里工作,收入不错,房子买了,媳妇也娶了。后来托人给姑父找了个车辆检测站的活儿,虽然每月基本工资就一千多,可谁都知道只要有车来过年检,就必然有灰色收入。偏偏姑父干不惯这活儿,说工资太少,于是改开客车。姑姑跟我唠叨说姑父一根筋,不知道变通,放着钱不赚,还让自己受累。我想了想,劝姑姑说:“姑姑您这就不对了,您跟姑父过了几十年还不知道他的做人做事风格吗?他就是个不图蝇头小利的人,不耻那些以权谋私的事情。他更愿意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去挣钱养家。有一个这样的老公,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你要做的就是在别人都笑他傻的时候,支持他,因为如果当妻子的都不理解丈夫,不支持丈夫的坚持,那么所有好男人都会被逼坏的。”从那之后,姑姑再没唠叨过。当家里亲朋好友笑话姑父的时候,姑姑会想尽办法帮姑父打圆场,每天还忙着给姑父做好吃的,让姑父的年过得不那么累。
我为自己的那一番话得意了好久,却没发现作为旁观者看得明白的道理,成了当事人却一塌糊涂。男朋友不爱喝酒,最起码不嗜酒,肠胃也不好,但是他在酒桌上的风格却是“我干了,你们随意!”尤其是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豪爽。为这事他们家人没少跟他生气,我也因为担心他的身体一再责怪他太实在。他父母责怪他,大部分时候他都是有句没句应和几声,然后就不理睬。我一说他,他就立马承认错误,说到底只是因为我们在热恋期,他不想惹我生气。再次和朋友在酒桌上的时候,他又变回了本来的样子。几次之后,我差点就跟他生气,突然想到之前姑姑的那个小插曲,我才恍然大悟。
关于我们的爱情
关于我们的爱情,这一年它变化很大,简单点说就是激情慢慢褪去,温情粉墨登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化学反应般微妙。
什么是激情?激情就是他牵着我的手就会心跳,我多看他一会儿就会脸红。情到浓时,姐成了诗人,随口说的都是爱得死去活来的话,任何一段截下来都可以当做一首小诗,不仅感动了他,连自己也被感动,自觉天生就是个痴情种。一直记得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对自己说,如果谁能陪我熬过那个冬天并且陪我走过第二年的春天,那么这辈子我就跟定那个人。刚好他出现了,对的时间,并且陪我走过了冬天和春天。那会儿,我从不介意他有什么缺点,抑或视而不见,因为我相信,管他什么缺点,如此相爱难道还敌不过那些细枝末节?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也向周围人宣称,他就是自己下半辈子要一起过日子的那个人,无法想象什么能将我们分开,幸福非他莫属。说到底,理智在那个阶段完全不起作用。
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慢慢增加,了解渐渐深入,他的某些缺点或者弱势会时不时跳进我的视野。原来,心目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不是那么完美。偶尔,我会因为不喜欢他的某些做法而不高兴,独自一人生闷气,这当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只要我不理他,他就会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知所措,或者想尽办法来讨好我。等我气过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样子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不再生闷气,学会了有事说事,不喜欢就说出来。于是,我开始絮絮叨叨,以为他好的名义。那时候,自己就像是个老师,看到他某些地方做得不是很合适,就语重心长地为他分析利弊,希望他能改变,以便在事业上更加成功。很多时候,我和他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更加坚定了我经常劝导他的信念,以为都是为他好。我甚至还会因为自己能提出对他有利的建议而沾沾自喜,暗地里总把自己当成贤内助。
接下来的一个小插曲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事情起于过年回家姑姑的唠叨。她说姑父又去开客车了,每天累死累活的就为挣那两三千块钱,春节都没有休假。姑姑家早就没有了经济负担,儿子在市里工作,收入不错,房子买了,媳妇也娶了。后来托人给姑父找了个车辆检测站的活儿,虽然每月基本工资就一千多,可谁都知道只要有车来过年检,就必然有灰色收入。偏偏姑父干不惯这活儿,说工资太少,于是改开客车。姑姑跟我唠叨说姑父一根筋,不知道变通,放着钱不赚,还让自己受累。我想了想,劝姑姑说:“姑姑您这就不对了,您跟姑父过了几十年还不知道他的做人做事风格吗?他就是个不图蝇头小利的人,不耻那些以权谋私的事情。他更愿意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去挣钱养家。有一个这样的老公,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你要做的就是在别人都笑他傻的时候,支持他,因为如果当妻子的都不理解丈夫,不支持丈夫的坚持,那么所有好男人都会被逼坏的。”从那之后,姑姑再没唠叨过。当家里亲朋好友笑话姑父的时候,姑姑会想尽办法帮姑父打圆场,每天还忙着给姑父做好吃的,让姑父的年过得不那么累。
我为自己的那一番话得意了好久,却没发现作为旁观者看得明白的道理,成了当事人却一塌糊涂。男朋友不爱喝酒,最起码不嗜酒,肠胃也不好,但是他在酒桌上的风格却是“我干了,你们随意!”尤其是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豪爽。为这事他们家人没少跟他生气,我也因为担心他的身体一再责怪他太实在。他父母责怪他,大部分时候他都是有句没句应和几声,然后就不理睬。我一说他,他就立马承认错误,说到底只是因为我们在热恋期,他不想惹我生气。再次和朋友在酒桌上的时候,他又变回了本来的样子。几次之后,我差点就跟他生气,突然想到之前姑姑的那个小插曲,我才恍然大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