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吧 关注:691,172贴子:12,141,507

回复:今晚中央四套九点半 对菲律宾要下手----快升级了,发个水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海的储备里面有自燃冰 虽然海洋局的苦苦探索了20多年 但是一无所获 要是探明矿藏地点 世界任何民族都会垂涎的


32楼2012-05-08 22:09
回复
    嚷的凶就不会真打,真打就会意思意思抗议一下----无声沉默---出手


    33楼2012-05-08 22:11
    回复
      2025-08-03 17:40: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34楼2012-05-08 22:12
      回复
        元首当年发动西线战役的时候 先跟苏联谈合 这个事情 我们这边做起来更复杂一些 不看外交出访么 要解决的周边矛盾很多 即使付出短期利益也不得不让人敲竹杠的事情发生了 才是准备动手的信号 铁路 公路 以及各种厂矿 和军事重镇都有明显的集结 和调动 国内目前还看不出来这样的大动向 要是真的要动 估计各种各样的军车 我们这边会多起来 军A b c d 的车辆现在应该云集在总参而不是权金城 另外 我不信仅仅南海舰队就能解决问题


        36楼2012-05-08 22:14
        回复
          打小菲,半个南海舰队足矣。


          IP属地:浙江37楼2012-05-08 22:18
          回复
            太形象了兄台


            IP属地:天津38楼2012-05-08 22:19
            回复
              a 总部 司令部 b 政治部 c 参谋部 D 后勤部 V 直属二炮司令部 三支大舰队的车辆都有自己的单独编号 要动 三军齐动 还得留有预备役 后勤很吃紧 还得防着北面 西面 东面 西南面 和各种民族势力 祸患不小 总之 无论怎样艰险 你们买股票吧 稳赢的一局大棋 到时候送我颗白子就中


              39楼2012-05-08 22:20
              回复
                哥们你绝对一个搞政治的


                IP属地:天津40楼2012-05-08 22:20
                回复
                  2025-08-03 17:34: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么多年了,大家也软习惯了。


                  41楼2012-05-08 22:20
                  回复
                    米国人的总体军事实力是: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两个地区 打赢两场集团军群规模级汇战的标准
                    日本人当年对付尼米兹的时候 除了把刺猬阵地搬到海上之外 软肋就是如果米国人云集起来两倍于日军精锐舰队的时候 立刻分兵 日本人无论抵挡哪一路 都会让另一路为所欲为
                    菲律宾 印尼 仅仅是投石问路的两条狗 舰队决战 仅仅是局部战役胜利 与大局观无易 也不符合整体战略利益


                    42楼2012-05-08 22:26
                    回复
                      呵呵。降我愿意。给他一个教训


                      来自手机贴吧43楼2012-05-08 22:46
                      回复
                        回复42楼:专家,洗耳恭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2-05-09 09:37
                        回复
                          看看纪念512么 那哪里是对外的民用救灾演习的标准 预备役 舟桥部队 集训 练兵 各种各样的防控 洞穴 桥梁 交通指挥 后勤保证 预备兵工厂 2线的所有设施没有一个不动的 山腹中的基地运输通道没有一个不在卫星监控下启动的 有些不能被外界所知的东西也全动了 这说明什么 南方一线城市是作为可以抛弃的第一道屏障 后勤总基地是四川 甘肃 兰州 陕西等等大后方 如果战事不利 往四川转移的一切准备都做了充分准备 贮备充足 一个又一个新兵师 就是炮灰 随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往上添 我猜 这是下下之策 不知中策和上策是什么人制定的了


                          46楼2012-05-11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