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剑明珠赏名柯吧 关注:86贴子:12,089

兰拉窗帘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12-05-05 20:46回复
    


    2楼2012-05-05 20:48
    回复
      2025-08-08 23:0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这一集之前,柯南圈子里对于“拉窗帘”这件事已经讨论的沸沸扬扬,而我懵懵懂懂,很是好奇。看到这一集之时,由于解决的方法我早已想过,所以反而平静了(而且这件事成了推动我与《柯南》隔绝一个多月的最后一根稻草,看不懂这句的可无视),原先满脑子的写作热情也被冲的烟消云散。可以说我本来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而且我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终究会想明白,不再纠结于此。
      可是我错了。我没想到,兰自己更不会知道,她自己不假思索的这个简单举动,自己也许都没放在心上的这个举动,实在触动了太多人(不管这触动是正向的还是逆向的),实在对很多人影响太广太深(不管这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时间能够消减一些震撼,压制一些疑惑,遗弃一些反感;却不能将这震撼消除,将这疑惑解开,将这反感驱散。
      所以,我决定开这个帖子,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虽然可能有点晚了。在这里,我不是为兰“正名” ,不是为兰“力挺”,也并非多么支持她的做法。我毫不在乎别人会怎么看兰,也不想跟任何人争。兰自己的行动已经说话,我也只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这些文字自己也会说话。至于看到的人要不要听、要怎么听,我就不管了。
      我一直、只是觉得:在这一集里,兰的一切行动符合她这个人物的设定,其他所有人也是;兰的做法不“错”也不“对”,其他所有人也是。所有人通力合作,获得了最后的这个结果。


      3楼2012-05-05 20:50
      回复
        什么是“对”?有人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吗?在判定兰的行为“对不对”之前,最好先弄明白这个问题。
        如果兰平时不是这样的人,却做了这样的事,那毫无疑问她的行为是“错”的。在这里,对错的判定基于人物的行为符不符合人物的设定。很好玩的是,不管是力挺兰还是吐槽兰的人,这回都几乎一致认为兰的行为是符合她的设定的。大家已经习惯了她毫不犹豫去救犯人的作风。OK,这方面没有问题。
        如果《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宣扬的是某个主旨,而兰却做了与主旨不符甚至背道而驰的事,那毫无疑问她的行为是“错”的。在这里,对错的判定基于人物符不符合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如果不符合作者的心愿,这样的人物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一点请自行寻找证据。可是,每回兰都成功的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显然,是作者让她做到的。作者是支持她的,哪怕在她万劫不复的时候也支持她。兰的行为是合作者心意的。OK,这方面不会有争议。
        那么,争论的焦点就只剩下了一个:我们显而易见作者想要的是什么结果(那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兰的做法,究竟是能拉近与结果的距离呢,还是反而走远了?
        不管是力挺兰还是吐槽兰的人都能认同,兰是“好心”的,她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绝不是和屋里谁有仇,想拉上人家陪葬。她是想救所有人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救所有人”是每个人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想得到这个结果,我想除了拉窗帘,也没有第二种办法能够让犯人避开枪口了。
        出于“救所有人”的愿望而“拉窗帘”,这个步骤不存在任何问题。任何抱着这个愿望的人,都得走这一步。
        所以,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到底该不该选择这个最优解?我们是不是必须放弃最优解,去选择次优解(牺牲犯人保大家)?问题就在于,最优解虽然好,但风险实在太大;次优解则几乎十拿九稳。


        4楼2012-05-05 20:51
        回复
          哦,不要跟我分析什么狙击成功概率。这种事情在《名侦探柯南》里根本没意义。你认为作者会写出这么一个场景,万事俱备的情况下,狙击手“咔吧”一下手滑了没打中?(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没打中?)那样的话要不要来分析下M13里佐藤的狙击成功概率有多大,再设想一下万一没打中歌剧院还保不保得住……显然,在《名侦探柯南》中,只要狙击手出现,并且他开枪,那就一定是命中无误的。
          同样的道理,也不会存在打中了,但犯人尚有余力按下爆炸按钮的可能。因为这样会使狙击手在故事中的设定变得毫无意义。鉴于那时瞄准的就是头部(而且那种情况下也只能瞄准头部),咱们就得默认,开枪了犯人就会立刻死去。不存在什么一枪开了犯人只是残了这种可能。
          同样的道理,也不存在犯人按下按钮炸弹没爆炸啊、炸弹爆炸了没把所有人都炸死啊这类狗血的可能性。
          插句吐槽:我发现有的人看《柯南》,该当做真人真事的时候他只把它当故事;而该当做故事的时候却一个劲地在想现实情况下会怎样怎样。真是让人受不了。
          于是,仅有的两种解就是:最优解-保全所有人,但几率很小,反面便是全军覆没;次优解-牺牲犯人,剩下的人一定可以保全,把握为100%。(我这里说的最优和次优是基于“我们最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所有人都活下来”而定义的。)
          这两种可能很容易想到,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肯定都清楚。尤其是知道外面在干什么的兰和世良,绝不可能想不到“最优解还有个反面”,以及“次优解稳券在握”。(你要知道这是故事中的人物。)这是这两个人做出决策的前提。因此,那些认为兰拉窗帘是没弄清局势的说法是不靠谱的。实际上,兰如果没弄清形势,恐怕压根就想不出拉窗帘这一招。兰绝对清楚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也许你可以认为,兰只是想拖延一会,但就算这样,兰也一定清楚,拖延下去的其中一种可能是全体陪葬。


          5楼2012-05-05 20:53
          回复
            而那些指责兰仅仅是为了“不想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死去”这种“自私想法”的人,我得提醒你,在犯人准备对他以为的凶手开枪时,世良也几乎是要扑上去的。不想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死去,任何人都是这样想的。世良将要扑上去的那种危急关头的危急程度(世良认为的),并不强于兰拉窗帘时犯人将要被爆头的危急程度(兰认为的)——同样都是“马上就要死人了”!话说回来,我就不信那个时候坐在屏幕前的你不想阻止犯人。你想看着犯人开枪吗?
            于是我们明确了:兰这么做并非为己——不想看到有人死在面前、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想咋样就咋样之类的(后两种可以类推),也绝非存心想让谁死(连犯人她都不想让他死)。
            有一种声音认为,兰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她这么做是把所有人——自己、亲人、不认识的无辜者——统统置于极大的危险中,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有不少人赞同这样的声音。而我要说,兰这个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首先,兰对生命的珍视程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这种珍视使得她能够不顾自己安危去救人——同时,也使得她在自己冒风险的同时,绝不会让别人跟着自己冒风险。关于这一点,无论是砸破汽车窗玻璃救园子时让柯南闪开,还是M6中抓杰克时首先冲上去,抑或自己有危险却还阻止别人靠近(M2、M6、M14),我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兰这么做的原因只剩下了一个:她想救活所有人,而且坚信这个结果会达成(至少达成的希望很大)。我们认为拉窗帘的风险很大,但兰认为风险没有或很小。注意: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也有比较大的把握的话,你也会这么做的。兰做的并没有什么特别。
            那兰的把握在哪呢?在新一。她相信他。
            最后的最后,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兰当时该相信新一吗?


            6楼2012-05-05 20:55
            回复
              当然该相信!因为新一在兰的面前,至今还没有过解不开的案子,也没有抓不住的犯人,而且每次自己最麻烦的时候,他都帮自己解开了困局。为什么不能相信他呢?
              啊,有些人会大叫,你这是盲目的信任,你根本不知道当时有多危险,你根本不知道新一有多为难,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事新一做不到,你根本就是把新一当救世主来依赖!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自以为了解新一胜过兰的人的言论,我都很想……笑。
              当时有多危险?随便拿一部剧场版出来,危险系数比这集怎样?你想说兰没见过什么叫危险吗?
              新一有多为难?兰没见过新一破案吗?没见过他几天破不了案、为了破案不吃不喝逃课吗?有多少次,兰默默地看着新一站在他家的大书房里沉思,她知道那里是能让他静心思考的地方。她怎么会不知道,新一虽然每次都能破案,但有时候案子也会破的很辛苦?
              什么样的事新一做不到?难道兰每次遇到危险时都只会叫新一吗?这个我已经写过了,不想再写一遍。兰很清楚新一的能力,那是17年朝夕相处的了解。
              救世主?同上。
              我告诉你吧,这次事件还真没什么,虽然看上去很危险。新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找出凶手;2、骗过犯人,或者至少创造一个能让犯人失神的瞬间。第一件对新一来说不难,无论二次元中的在场人士还是三次元中的我们这些观众,都不怀疑新一会顺利推理出凶手。但是第二件呢?


              7楼2012-05-05 20:58
              回复
                哈,很多人可能会束手无策了。你怎样才能只用言语就骗过一个复仇决心十分强烈的人?怎样才能只用言语就打击到他?注意啊,有些同学的思维在这里岔道了,以为要解决事情就非得说服犯人放弃行凶的念头不可。你以为这是兰想让新一做的吗?难怪你会觉得兰在强人所难,盲目信任。其实啊,兰想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进攻犯人的瞬间,证据就是当这个瞬间真的来了时,兰迅速做出了反应,因为这是她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如果你还记得兰的那句“我爸爸在雪山被活埋了”,如果你还记得柯南那句“我爸爸死在家里了”,你就应该知道,这两个人在处理紧急事情上,有时并不那么实在的,能做出让你大吃一惊的变通来。哦,对了,柯南不是新一,但是这两个人给兰的感觉是一样的啊。这可能是我这次分析唯一的硬伤了:73没有写过新一灵活处理事件又让兰看见的故事。你硬说新一不会,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还记得新一一句“人救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就让银发杀人魔无法开枪(仅是兰眼中看到的实情),如果你还记得兰一句“勇气这个词是不能用来作为杀人的借口的”就让犯人哑口无言,你就应该知道,这两个人的确有着几句话攻占人心的能力。
                又会变通,又会说话。有了这两种能力,你还认为新一创造一个让犯人失神的瞬间很难吗?(当然啦,你可能没有这两种能力,所以才会觉得很难很难。)你还认为对新一知根知底的兰,信任新一做这样一件事是在强迫他做他做不到的事吗?话说回来,那些觉得此事不能信任新一的人,你到底了解新一什么啊?
                果然,新一扯了个谎,成功忽悠了犯人,给室内蓄势待发的两个人创造了完美的机会。里应外合,这场架干得真是漂亮!说到此处,就不能不提到狂人兄的一个观点:
                【事件最后的圆满解决在我看来其实是很不真实的,有很明显的作者“强行拐弯”的痕迹——这是说新一骗犯人说“你妹妹是自杀”时,犯人因为悲伤松开了炸弹引爆器。这一段非常不自然。以犯人的心理来说,发现最后错的是自己反而更可能一气之下拉所有人陪葬——邓布利多说过,“人们很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也就是说,是作者强行让事件顺利解决了,只因为如果是实际中,在那种状况下几乎已经无解了。】


                8楼2012-05-05 21:00
                回复
                  2025-08-08 22:55: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错,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我相信新一在扯谎的时候,心里也清楚这种可能。但是,新一和兰要的只是一个“瞬间”,即使犯人真的会恼羞成怒,他在怒气爆发之前必定会有一瞬间是失神的(人需要反应时间),抓住这一刻攻击,犯人就算再怎么狂暴也是没用的了。(实际上最后不是被打晕了吗,可见两人下手够狠。)
                  于是我们看到,新一这一招也是兵行险棋,甚至比兰的拉窗帘还要有风险。因为兰如果没抓住这个机会,那事务所可就真要上天了。很多人觉得新一不信任兰,理由是柯南说把手机挂件夹在手机里保持通话的做法绝不是兰能想出来的。可是他们疏忽了,新一最后是把场面交给了兰(绝不是他还不了解、且选择将犯人引到窗边的世良)。在新一对兰的那么多次相救中,新一从来都是保护着兰,将场面控制在自己手里,风险也揽在自己肩上。从来未有一刻如现在,场面与风险全都交给他最想保护的这个人——在没有任何商量的情况下。我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说明这是怎样一种深刻的信任了。
                  新一,兰,你们真是好样的!
                  嗯,跑题一下。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一直都觉得新兰两个人很配的。这次事件又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对于男人来说,最珍贵的伴侣便是最了解自己能力的那个人——尤其是准确的了解什么事自己能做到。当别人都认为某件事自己做不到时,她却知道自己确有这个能力。就像兰了解新一这样,该担心的时候担心,该信任的时候信任。我未曾见有别人比兰更了解新一。
                  关于“拉窗帘”这个举动的分析就到此为止,够详细了。最后来略微探讨下两个话题:一是整个事件中兰的其他行为该作何解;二是兰为什么这次会招来如此之多的质疑和骂声。


                  9楼2012-05-05 21:02
                  回复
                    貌似兰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回格外厉害。看到兰这次的表现,我突然想起某次看某公开课视频时一位教授讲到的道德悖论了。
                    一个疯子把六个人绑在铁路的两条岔道上,一边绑了一个,另一边绑了五个。这时火车开来了,火车肯定只能选择一条岔道走。如果这时你是扳道工,你会怎么做呢?
                    (1)如果火车原定是走一个人的那条路,你会改变火车的轨道吗?
                    (2)如果火车原定是走五个人的那条路,你会改变火车的轨道吗?
                    教授在上课,当然是现场提问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人都选择不改;对第二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选择改,不过出现了少数选择不改的声音。
                    然后教授又提了第三个问题:
                    (3)假如铁路一条岔道上绑了五个人,另一条没绑人,你站在铁路上空的一座桥上,你身边被绑了一个人,他身上连着一个机关,把他推下去,火车就会切换轨道,开到没有人的那条路上去,但是被推下去的这个人肯定是摔死了。现在火车开来了,决定权在你,你会选择把这个人推下去以拯救那五个人吗?
                    这时候大家都很难做出决定了,选择“推”的声音变得很少。


                    11楼2012-05-05 21:05
                    回复
                      这回我不想吐槽人类到底想给自己找多少麻烦了。我只想说,这堂课反映出人类的一种思维惯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量不去承担做决定的责任。在问题(2)中,选择“不改”的人认为,那五个人本来就该死,而另外那一边的人是无辜的;即使是选择“改”的人,也是因为反正那一个人是被绑在那里的,反正两边都要死,与我无关。
                      而在(3)中,把人推下去是自主选择,人们很容易认为“是我杀了他”,自然就不愿出头。
                      我想这次兰之所以备受炮轰,也正是这个原因:似乎是她擅自替事务所里的所有人做出了决定,未征得别人的同意,就把大家的性命全“赌”上了。然而仔细想想,事情果真如此吗?如果兰在整件事情中什么都没做(如大叔那样),自然什么指责都落不到她头上。但是不选择难道不是一种选择吗?难道不是根据当时当地境况作出的选择吗?为什么这种选择就受指责,那一种(其实更不负责任)就没事呢?
                      要讨论下去就长了,会死很多脑细胞的,就此打住。
                      ——END——


                      12楼2012-05-05 21:07
                      回复
                        后记:
                        其实我不太喜欢写这么理性的分析文,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一一对比概率,排除掉不可能的项。但是这次不知道怎么就写成这样了,摊手。或许是这次“理性”的声音太多了,干脆以理驳理好了,即使你非要以这条思路分析不可,那也是会得出“兰拉窗帘合理”的结论的。
                        但其实重点是“合情”。兰并不是一一分析过各种可能的情况后才作出决定的,她是凭本心来做的。“这个时候,最高形式的爱会怎么做?”那么兰就会怎么做。这是她一切行动的纲领。用这条作为行动纲领的人不多,所以才有很多人并不理解她,且试图用各种“理性分析法”来分析兰的所作所为,殊不知一开始起点就选的不对了。人家跟你不是一个出发点好不好。
                        我的新兰番外对于兰的这个“烂好人”特质写得够清楚,无需重复。谁让她一直就是这样的人呢?笑。
                        ——这回真的END了——


                        13楼2012-05-05 21:14
                        回复
                          本文其实感性痕迹还是很多的……比如对新一、兰的称赞等等……不是说不能有称赞,只不过最好别出现在这类文章里,否则容易给人抓把柄。
                          我说上面那段话的目的是,希望楼主能把本文稍微修改一下发到柯吧去。总所周知柯吧之乱,不去掉一点诸如“新一,兰,你们真是好样的!”这样的句子,容易被喷的。。。。当然还得看楼主愿不愿意发到柯吧去……
                          


                          14楼2012-05-05 21:50
                          回复
                            要是连那些痕迹都没有,我就真吃不消了。去掉不影响分析的。发到柯吧这事我还在犹豫,我的想法跟你一样,如果要发就必须得改、删。不过即使改了删了,我觉得看的人应该仍然不会很多,很快就会沉下去的。毕竟现在已经早过了拉窗帘的时候了……
                            懒得切换了,就用这个号回吧。
                            你就没有点反对意见吗?我不适应啊。


                            15楼2012-05-05 22:04
                            回复
                              2025-08-08 22:4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没有反对意见你不适应了?额滴神啊………你这叫我如何吐槽啊。。。
                              其实我正在写一篇文章——《兰拉窗帘之我见【狂人版】》,因为我也打算从我的角度、极端理性的文风,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等着吧。
                              啊?你问我什么时候发出来?有生之年,有生之年一定发…………………………(光速逃跑)


                              16楼2012-05-05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