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吧 关注:43贴子:426
  • 2回复贴,共1

【分享学习】小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并执着于意境的追求,引起读者的联想,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   形成了以冰心、宗白华为代表的小诗派。1921~1925年之间五四运动后小诗曾盛行一时。小诗的形式从外国输入,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或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小诗的出现和兴盛说明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多方面探索的努力,也体现了新诗开始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为自己寻找和创造新的发展机制,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开始由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主体精神的表现,具有过渡性的意义。


1楼2012-05-05 11:11回复
    小诗运动的主将
     冰心(1900~1999)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两本诗集《繁星》和《春水》共收小诗350余首,其体制和构思都深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启示,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冰心的小诗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觉,引发独特的这里内涵,取材广泛而思想驳杂,但其基本主旨是对“爱的哲学”的咏唱。爱,成为冰心核心和灵魂,母亲、童心和自然都在她的小诗里倍加赞赏。冰心的小诗不仅更多的执着探索和剖露“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且增添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婉约,“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是她小诗的独特神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犹如秋涧月下的清泉流泻,附人耳边的低诉轻语,节奏舒缓,格调清新,文辞优美,意境恬淡,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


    2楼2012-05-05 11:13
    回复
      2025-11-27 03:12: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诗运动的冷却,一方面是因为小诗文体特征之局限性所致。小诗多以简洁含蓄的白话表现“刹那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形式短小 ,多以三五行为一首,容量较小,难以承载更广泛的题材,并且与中国20世纪中期再次出现的**高潮产生了不协调。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诗盛极一时,仿作者甚众,粗率成章者甚多,以致小诗泛滥成灾,过分忽视诗歌的形式美,沾染了以理为主调的风气,往往理胜于情,出现了大批粗制滥造的作品,影响了接受者的胃口。因此,大约到1925年以后,小诗逐渐衰落,而被另一种新兴的创作热所取代。


      3楼2012-05-05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