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子女留后路?有意思。”
网易娱乐:回到《海洋天堂》,《海洋天堂》我看完之后,心里有点难过,对于自闭症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措施,还是一个死结,还是无解,非常让人无奈。
李连杰:对。我们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真正改革也才30年,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社会的发展,你看近十年来我们对公益、慈善的关注越来越多。娱乐媒体也报道,时尚类报道,社会版也报道,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任何一个社会,你看美国总统现在竞选,他还是会说医疗问题、退休金问题、老保问题我要解决,解决了就有选票、就可以做总统了。美国也没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啊。所谓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他都不能彻底的解决,基本上这个问题是人类有的话,他都会有,只是量会改变。
我们国家的保障体制,九年义务教育有;老了也有,这个国家的保证也有,老人院啊什么的。但是中断的这个我们没有重视,所以希望通过这个电影,去呼吁社会,原来有一群人是中断的。就是说您那九年义务教育完了,他也没办法找到工作。直到他老了,退休的时候又有了,中间的这一段谁去管?希望社会去探讨,以及有心人,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啊、民间啊、政府啊,共同推动一些措施,照顾到一些中断的人群。
这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有太多的伤感。因为整个的民族进步是要从经济的实力到他的硬体的进步,直到软体、软件的形成。包括公民的意识,他的自信、他的自强是从内在里,慢慢的文化烘托升起来的。没有达到那一步的话,人家说你东亚病夫,你就会踹他,你就想打他。这个好不好呢?是在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上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另外一个阶段是没必要的。在中国一片散沙的时候,有一个霍元甲在站起来,有一个谁去振臂一呼,那对整个民族是有帮助的,那时候我们是一个贫穷、落后、很惨的一个年代。但当全世界都认为你国富民强,很有力量的时候,你还觉得打老外是一个过瘾,打人家是一个过瘾的时候,那就要反思了,真的要反思了。有没有必要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网易娱乐:这个电影您也曾几次说过,最初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你非常感动,现在这个成片你看了吗?
李连杰:我看了很多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有一种是偏重于导演的原本,有一种是偏于其它的,比如说张叔平角度看的这个电影的版本。我看了几个,最后这个版我还真的没看。
网易娱乐:你看的几个版本,跟你之前的预期是?
李连杰:我其实没有太大的预期,我只是觉得看了剧本的感动,这个故事,一个导演用14年做义工,做了14年,这个精神值得同行去尊重。第二个,她有个梦想,想把那个故事拍成电影,我觉得是有困难的,所以才要站出来说,OK,我去找一些好朋友,一起来做吧。这才会出现杜可风、奚仲文、张叔平。这个时代里有一批电影人,希望用自己的公众人物的义务去做一个电影,去换取一个社会探讨的新话题。现在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家拍得比较多的是一些商业大片。其实很大的风险就是拍这种电影,因为似乎像一个电视剧,你拍电视剧就算了嘛,干嘛要把它去拍成一个电影,所以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只是有诚意希望做出它,做出以后就给大家,希望大家关注这一群的父母,他们非常频繁,但是他们非常的坚强,值得我们去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