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吧 关注:116,160贴子:1,515,236

《秒速五厘米》与劳动异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海诚在《秒速五厘米》集中地表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么做固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社会背景基本抽离掉了。
其实通过小说版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劳动异化绝对是主人公情感障碍的一个重要诱因。
主人远野贵树从东京某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程序员。这样的一名高素质知识型人才,每天干的是什么活呢?
“手头有为了完成项目而指定的流程图,必要的工作时间能够机械的通过所费劳动时间计算出来,就像在匀速行驶的车列中,只要按照交通标识的指引向前开就行了。不需要打方向盘或加速,什么都不用想就能完成。也没有必要和任何人交谈。”
原来编程这种脑力劳动也已经被碎片化,变得和工厂劳动一样枯燥、单调、机械。
同事间关系又如何呢?
“哪个小组都没有在结束工作之后一起去喝上一杯的习惯,连午饭都是各自坐在位置上吃着便利店的便当,离开公司时甚至不会互相打招呼,就连开会时最低限度的必要沟通也是通过公司邮件进行的。宽敞的办公室总是充斥着敲击键盘的声音。每层明明有一百多人,但人的气息却很稀薄。”
交流被限制在最低限度。以至于女同事水野(后来发展为同居关系)跟他搭话,主人公居然好半天才认出来。聊了两个小时之后,主人公——
“一个人走在书店的书架间,他觉得喉咙有些累得发麻。这样说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谁说那么久的话了。”
当然,主人公埋头工作还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
“他的生活并不用花太多钱,而且没有时间去花,他的存折上渐渐积攒起了一笔数目大到令他吃惊的存款。……这真不可思议,明明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却存了这么多钱。”
可见,有效需求不足,有时候未必是单纯的工资不足。劳动过程压缩了人的生活空间,摧毁了人对生活的热情,使人的需求也退化为仅仅足以维持生存的地步。资本费尽心机,多快好省地创造出使用价值,却发现面对的是一群已经被折磨得无欲无求的消费者!
这样工作了五年,主人公已经到了极限:
“他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一回家就蒙头大睡。就算是这样他还是睡眠不足,身体总是绵软无力容易上火,每天早晨挤电车时会有强烈的恶心感。”
到最后,神形俱毁的主人公决定辞职。有意思的是,公司里的人一反常态地流露出了依依不舍之意。不仅是同事、课长“都为他的辞职感到惋惜,打算当晚为他设宴送行”,甚至是之前主人公曾经得罪过的一个组长,也“来到他的座位边,看着地面喃喃说道‘抱歉了’”。
可见,处境相似、遭遇相近的劳动者之间那种天然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消灭的。
有人评论新海诚说,如果说《星之声》是长度的距离,《云之彼端,约定之地》是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距离。那么《秒速五厘米》则是心的距离。这部电影的副标题也是"A.chain.of.short.stories.about.their.distance"。人类心灵间的距离是怎么拉开的呢?我认为,劳动异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资本对人的控制已经从肉体发展到精神,在人与人之间制造着冷漠、对立、隔膜。沟通能力退化,甚至造成了感情生活的障碍,阻碍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1楼2012-05-04 16:41回复
    您是哪个专业的呢?


    8楼2012-05-04 17:42
    回复
      2025-10-30 08:0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多文学作品表达的都是类似的主题,比如美国的现代戏剧《推销员之死》。所以恐怕不能说是个例。
      现代劳动的形式的确是人心灵之间距离拉开的一个原因,当然不是惟一的原因,但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您不用这么认真嘛~


      9楼2012-05-04 17:46
      回复
        呵呵,主人公平时在地铁上那副样子,已经够忧伤了吧1


        11楼2012-05-04 17:52
        回复
          而且文学艺术就是要刻画典型形象嘛。比如,鲁迅的《伤逝》,就反映出了近现代交错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表现了“多余的人”。总不能使用穷举法吧~


          12楼2012-05-04 17:56
          回复
            哈哈,那是在下班门弄斧了。
            不过我们金融学的老师是计算机出身,他接触过日本的软件开发企业,情况和作者说的很类似。因为日本人比较严谨,所以都是把程序严格地划成很多模块,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虽然方便质量控制,但确实很机械。他的评价是,日本人脑筋太死,实在不适合软件开发这个行当,中国人和印度人比较合适。


            15楼2012-05-04 19:25
            回复
              哈哈,赞同!各言其志,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


              16楼2012-05-04 19:26
              回复
                呵呵,所以需要想办法让人过得更幸福嘛。要想让人过得更幸福,就要先找出当代人为什么不幸福。


                18楼2012-05-04 19:32
                回复
                  2025-10-30 07:55: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嗯?……这个还真没注意到……感谢指出。


                  22楼2012-05-04 19:54
                  回复
                    总而言之,新海诚对日本软件业劳动情况的描述还不算太离谱。


                    23楼2012-05-04 19:55
                    回复
                      远野。新宿站站台里有人这样呼唤着他的名字。那是一个少见晴天的梅雨季节的周日午后。
                      喊他的人是一位戴着驼色宽幅太阳帽和眼镜的年轻女性。乍看之下他没反应过来对方是谁,但她那种充满知性的气息使他感觉似曾相识。
                      “是在某某公司工作的吧。”见他没有反应,女性说出了公司名,这下他才恍然大悟。
                      “啊,嗯,你是吉村那个部的吧。”
                      “我是水野。太好了,你想起来了。”
                      “抱歉,以前见到你的时候你穿的都是正装。”
                      “也是,而且今天还戴了帽子。我一眼就认出远野了。你穿便装真像个学生呢。”
                      看了这一段之后就以为是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同事。


                      24楼2012-05-04 19:59
                      回复
                        哈哈,注册这个好的时候还是个中二少年。后来也没换,就当纪念了。


                        28楼2012-05-04 20:14
                        回复
                          嗯,基本就是这个意思。理解的很对!


                          42楼2012-05-05 02:08
                          回复
                            当然不,未来社会是应当让人全面自由发展,而不是在一种单调的劳作中日益迟钝、僵化。


                            43楼2012-05-05 02:10
                            回复
                              2025-10-30 07:4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的太到位了……


                              44楼2012-05-05 0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