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希腊神话中狄俄墨得斯式的人物,或者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比主人公更有魅力的配角”,他是主体阵营中的异己者,又是对敌作战时的好帮手。帮手是英雄的雏形,或许还是未来的替代者。英雄因身份拘束不能做的而观众在潜意识中希望看到得事往往通过帮手去完成,因而观众在理智上崇拜英雄,感情上却往往更喜欢帮手。
帮手是史诗电影中讨人喜欢的角色。第二英雄的称谓当然是因(第一)英雄而生。英雄不能是孤独的,他需要朋友以展示友谊的魅力。但第二英雄往往不是从来便伴随英雄的伙伴,他经常是先敌后友的异端势力,甚至和英雄有过正面冲突,但最终因为某种伟大事业和英雄相惜走到一条道路上来。第二英雄往往比第一英雄更具魅力,因为他较少承担招惹麻烦的责任,而在对英雄的支援中又显示出一往无前的精神。《伊利亚特》中的狄俄墨得斯,《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都是古典文学中第二英雄的代表。
里恩电影中最成功的第二英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阿里酋长。劳伦斯初入阿拉伯世界时首次遇险便是在水井旁遭遇阿里酋长。在这个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中,阿里酋长阿拉伯式的个性鲜明而生动,他和劳伦斯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英国军官和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完美概括。在战斗中,阿里酋长和劳伦斯从隔阂到了解,从配合行动到并肩作战,逐步建立起使人陶醉的坚固的(男性)友谊。劳伦斯始终保持着犹豫寡断的资产阶级军官的弱点,阿里酋长则保持着嫉恶如仇、崇尚血腥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特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劳伦斯以他的方式为阿里酋长出谋划策,阿里酋长用他的办法给劳伦斯打抱不平。他们的友谊是逐步建立牢固的,但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阿里酋长作为第二英雄有着毫不逊色于劳伦斯的魅力,黑色的阿里和白色的劳伦斯给人留下的印象同样深刻。
《日瓦戈医生》中的帕沙是另一种第二英雄。作为一个被普通生活彻底抛弃的弃儿,帕沙在坚定不移的**道路上找到了自我。他的**生活更接近于自虐,他不问酒色,不顾利益,他成为红色**机器上钢铁般坚硬和冰冷的零件。在经历了生活的大喜大悲之后,帕沙全身心地将自己交给了**。和日瓦戈这种对**具有某种罗曼蒂克憧憬的小资产阶级不同,帕沙是职业**家,他并非将生命投入**之中,而是将**视为了生命本身。日瓦戈遭受的是变乱“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波折,帕沙则真实地用生命去创造这个时代。每一次**都具有独特的激情,帕沙用他的无情向人们展示着他的情感。在乌拉尔山的火车上,帕沙刀削般的面孔长时间地出现,令人难忘。这一个第二英雄与众不同,作为一部西方世界的影片,他们不会刻意歌颂苏维埃**者的伟大,但他们不得不对意识形态对手的坚忍品格流露出钦佩。
我们可以把里恩电影中的第二英雄与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做一番比较。在《三国演义》中,骁勇善战有吕布、张飞,忠心不二有关羽、诸葛亮,但许多人最欣赏的却是赵云。这便是因为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刚好扮演了第二英雄的角色。在刘备的阵营中,赵云亲不及关羽、张飞,智不及诸葛、庞统,官不及法正、黄权,但赵云在作为英雄的方面却强于别人。论武艺,全本《三国演义》中对武艺描写的最高潮是长坂坡赵云鏖战百万兵,关羽、张飞等尚需三英战吕布,赵云一人便在百万军中纵横无敌。论忠臣,赵云按说应在主公刘备的结义兄弟关张之后,但横江夺斗、彝陵救驾等笔极写赵云,既非人弟,端为人谋,赵云的忠诚中又加了些无私的成份。赵云无私却有义,天下无敌却退居其次,从未因刘备关怀而居功自傲,从未因武功超群而轻视后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民群众最欣赏的英雄风范都被他占尽了。而傲慢属于关羽,粗鲁属于张飞,伪忠属于刘备,顾虑属于诸葛,赵云居群人之后,身处第二英雄之位,避过而居功,难能不为人所喜爱了。
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第二英雄和西方史诗电影中的第二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妙,坚韧不拔、信念坚定、对英雄进行无私的支援是第二英雄的共性。在里恩的史诗电影中,设置如此有魅力的第二英雄实为讨巧的一招。
帮手是史诗电影中讨人喜欢的角色。第二英雄的称谓当然是因(第一)英雄而生。英雄不能是孤独的,他需要朋友以展示友谊的魅力。但第二英雄往往不是从来便伴随英雄的伙伴,他经常是先敌后友的异端势力,甚至和英雄有过正面冲突,但最终因为某种伟大事业和英雄相惜走到一条道路上来。第二英雄往往比第一英雄更具魅力,因为他较少承担招惹麻烦的责任,而在对英雄的支援中又显示出一往无前的精神。《伊利亚特》中的狄俄墨得斯,《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都是古典文学中第二英雄的代表。
里恩电影中最成功的第二英雄是《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阿里酋长。劳伦斯初入阿拉伯世界时首次遇险便是在水井旁遭遇阿里酋长。在这个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中,阿里酋长阿拉伯式的个性鲜明而生动,他和劳伦斯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英国军官和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完美概括。在战斗中,阿里酋长和劳伦斯从隔阂到了解,从配合行动到并肩作战,逐步建立起使人陶醉的坚固的(男性)友谊。劳伦斯始终保持着犹豫寡断的资产阶级军官的弱点,阿里酋长则保持着嫉恶如仇、崇尚血腥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的特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劳伦斯以他的方式为阿里酋长出谋划策,阿里酋长用他的办法给劳伦斯打抱不平。他们的友谊是逐步建立牢固的,但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阿里酋长作为第二英雄有着毫不逊色于劳伦斯的魅力,黑色的阿里和白色的劳伦斯给人留下的印象同样深刻。
《日瓦戈医生》中的帕沙是另一种第二英雄。作为一个被普通生活彻底抛弃的弃儿,帕沙在坚定不移的**道路上找到了自我。他的**生活更接近于自虐,他不问酒色,不顾利益,他成为红色**机器上钢铁般坚硬和冰冷的零件。在经历了生活的大喜大悲之后,帕沙全身心地将自己交给了**。和日瓦戈这种对**具有某种罗曼蒂克憧憬的小资产阶级不同,帕沙是职业**家,他并非将生命投入**之中,而是将**视为了生命本身。日瓦戈遭受的是变乱“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波折,帕沙则真实地用生命去创造这个时代。每一次**都具有独特的激情,帕沙用他的无情向人们展示着他的情感。在乌拉尔山的火车上,帕沙刀削般的面孔长时间地出现,令人难忘。这一个第二英雄与众不同,作为一部西方世界的影片,他们不会刻意歌颂苏维埃**者的伟大,但他们不得不对意识形态对手的坚忍品格流露出钦佩。
我们可以把里恩电影中的第二英雄与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做一番比较。在《三国演义》中,骁勇善战有吕布、张飞,忠心不二有关羽、诸葛亮,但许多人最欣赏的却是赵云。这便是因为赵云在《三国演义》中刚好扮演了第二英雄的角色。在刘备的阵营中,赵云亲不及关羽、张飞,智不及诸葛、庞统,官不及法正、黄权,但赵云在作为英雄的方面却强于别人。论武艺,全本《三国演义》中对武艺描写的最高潮是长坂坡赵云鏖战百万兵,关羽、张飞等尚需三英战吕布,赵云一人便在百万军中纵横无敌。论忠臣,赵云按说应在主公刘备的结义兄弟关张之后,但横江夺斗、彝陵救驾等笔极写赵云,既非人弟,端为人谋,赵云的忠诚中又加了些无私的成份。赵云无私却有义,天下无敌却退居其次,从未因刘备关怀而居功自傲,从未因武功超群而轻视后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民群众最欣赏的英雄风范都被他占尽了。而傲慢属于关羽,粗鲁属于张飞,伪忠属于刘备,顾虑属于诸葛,赵云居群人之后,身处第二英雄之位,避过而居功,难能不为人所喜爱了。
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第二英雄和西方史诗电影中的第二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妙,坚韧不拔、信念坚定、对英雄进行无私的支援是第二英雄的共性。在里恩的史诗电影中,设置如此有魅力的第二英雄实为讨巧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