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别离
「荀令君, 丞相急函。」传令兵将曹操给荀彧地信函递了过来。这种情形他们是司空见惯的,出征在外的曹丞相每有未决之事都会寄信回来与荀令君商量。
然而,兵士们从来没有见过平日儒雅俊俏、成竹在胸的荀令君会像今日这般大惊失色。就连当年主公在徐州被围,荀令君接到主公密函都没有如此慌乱过,只是沉着的调兵遣将,保证粮道畅通。
今天,荀令君变色了。他仿佛所有的精神都被抽干一样,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人退下。
众人离开了,荀彧颓然坐了下来。他愣愣的看着丞相那熟悉的笔迹,上面写着的是他已经预料到但没想到会来那么快的噩耗:奉孝没了。
满纸皆是哀思和对奉孝的衷肠,荀彧看了却从心底里泛出一丝怨怼。他曾经和丞相说过,身体虚弱的奉孝实在不适合随军远征,并且志愿自己代替奉孝。但丞相沉默了。这个俨然是君主的丞相用沉默来压迫着手下的将士们。他不能离开奉孝,纵使他夜夜笙歌,坐拥佳人,他还是希望在自己想到那个高瘦闲雅的年轻人时,他能够立刻出现在自己面前。所以,奉孝自己请命,表现的决绝又无奈,随之的还是豁达。在饯行的时候,丞相朗声笑着仿佛对荀彧推心置腹放一百个心一般的说「文若,我们出征,许都的事务就要偏劳你了。」荀彧照样诚恳但冷漠地向曹操表示了自己的荣幸和定然不负丞相赏识。曹操眼底闪过的是一丝不快。曹操的真诚是发自肺腑的,所以要求别人对他的诚恳要感激涕零。可是荀彧从来就是这样云淡风清,宠辱不惊。曹操恨这种镇定,他渴望所有人同他一起疯狂,但是荀彧永远不疯,永远都若即若离。奉孝虽然也从来没有在丞相面前表现的多么卑躬屈膝,但是他疏狂,疏狂的仿佛年轻的丞相。所以丞相信任他、重用他、爱他,因为丞相认为他们的个性相似故而命运相连。奉孝对这种恩宠还是一笑置之。
丞相的信纸上隐隐干了的泪痕又被新的泪滴替代。荀彧眼前的隽秀挺拔的字一个个模糊了起来。他心如刀割,笔如千钧。
二、相见欢
「文若、文若。」
「奉孝……是奉孝吗?」荀彧使劲揉着自己的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的人。
「除了我,谁还会这么深更半夜跑来打扰你呢。」面前的郭嘉依然潇洒。
荀彧任凭眼泪在面庞肆虐,默默的贪婪的看着眼前这个人。
沉默……依旧是沉默……
郭嘉的嘴角牵动了一下,面上的表情变得惨淡。他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热烈,虽然他向来知道荀彧是个在这种事情上迟钝木讷到极致的人。
「文若,我不在的时候,你要自己好好保重。你这个人啊,太僵化了。有的事你并非不明白,只是无法摆脱立场。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立场了。聪慧如你怎会不知道?可是,没有我在你身边啊,你有心事找谁说呢。」
「奉孝……我……我确实不能失去你。」
「哈哈,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你说这样的话呢。」郭嘉的声音渐渐黯淡「如果我知道自己不济成这样……我就不和你玩儿捉迷藏了。」
「捉迷藏?」
「呵呵。啊,时间好像快到了……文若,你一定一定保重。至少要等我在黄泉给你物色好美人,为你建造好府邸你才可以过来。那么,嘉先行一步了……」
「奉孝!奉孝!你要到哪里去!」
「夫君,怎么了?做噩梦了?」
「奉孝……哦,夫人……」
「夫君梦到郭大人了吗?我知道夫君和郭大人是好友,但千万别太伤心了,自己身子也要保重。」
「唔……」荀彧低低地应了一声,和衣睡下了。
夫妻同床异梦是悲哀吧,但这也是无法抗拒的命运。
三、歧路
「丞相功勋至伟,臣认为应上书请封魏公,受九锡。」长史董昭谏言。
曹操看着面前这个面相福气,但眼神中微带狡诈的董昭,微微一笑。曹操喜欢这种有弱点的部下,因为有了弱点,才可以把握。他环顾众将,喜滋滋的等着大家一同恭贺的声音。但是阶下有些老臣好像一下子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提议,面面相觑。站在右侧首位的荀彧站了出来,曹操一阵欣喜。自郭嘉死后,曹操可以推心置腹的手下就少了一个。他很珍惜这种感情,同时,他也在渴望着一贯严肃认真,但气度清华的荀彧地肯定。然而,他这次又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