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书画社吧 关注:31贴子:311
  • 0回复贴,共1

[韩天衡印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艺术家的出新业绩,本不能斤斤于个中技法,而在于高人一头的想法和能改变固有的潮流。
同一时代倘使出现两个出新的艺术家,则总是以异向或反向探求和发挥为根本特征。如果以浙派与邓石如的印风作一比较,足以看出端倪。浙派入印多缪篆,邓则多用小篆;浙派尚方,邓则多用圆;浙派用切,邓则多用冲;浙派求工稳,邓则多求瑰灿;浙派重内敛,邓则多外拓。篆刻艺术的审美往往以平和工稳为起点而引申,从这个意义上讲,邓石如较之浙派,对后世更多举一反三的借鉴生发价值。
吴让之的师邓石如而出新处,首先表现在配篆上,他深获展蹙穿插的妙理,蹙以求其结密,展以求其婀娜,穿插求其呼应,使一印多字,顾盼生姿,浑然天成,此法曾为后之吴昌硕扩而大之。其次是表现在用刀的技法上,前人用刀似有定法,切刀者运刀刃,冲刀者运锋角,偶有披刀者运刀背,且三种刀法,用者始终是恪守一法至终老。吴让之用刀的高明处在于三法兼用并施。换言之,即刀用三面——锋角、刀刃、刀背。用锋角求其坚挺;用刀刃求其苍莽;用刀背浅刻披石求其浑脱。因此,他精湛而随意的用刀给镌刻后的点画以内涵丰富、百看不厌的生命力,似“屋漏痕”,如“折钗股”。故后之宗邓者大抵以吴为师,与此是大有关系的。



1楼2012-04-29 12: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