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 你可能会在天空中看见巨大的气场移动,或者在地面上看见内部空空如也的气场的停留,在第三层之前,请离它们远远的,在达到第三层之后,你可以试图去吸收它们。你可以使用同调、降临,或者将精神力运到双手,用双手吸收等方法。你所吸收到的一切,大多为先天灵气,先天灵气并不稀少,少部分人身上会有先天灵气,能看见气场后,就会看见,某些人身上有不断变化着的气场,看上去就像活着的气场。不过任何人的先天灵气都会在19岁以前消散,没有例外。吸收他人的先天灵气可以延迟自身先天灵气的消散,都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19岁,而且吸收他人的先天灵气并不道德,况且一万个人里不一定有一个,请自行在天地间寻找。先天灵气可以强化身体,增强意志,改变体型和外貌,程度视先天灵气的量而定。 前文中,你可能学会了绝对理智,这里需要学会的是绝对无情。绝对理智就是消除情绪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会有一些因素影响理智的判断,这类因素来源于潜意识,即人格。第三层的入门,即为人格泯灭。 受不可抗力的意外因素,原版第三层修炼法莫名其妙地丢失,现在给出的修炼法是根据记忆写出的。可能丢失了部分重要的内容,这大大提高了第三层的修炼难度。不过这未免不是好事,就像精神力修炼法第2次修订,也是异常危险之物,不过因为操作失误丢失了。而第8次修订,也是危险的修订,本人已经将第8次修订的插图删去,以提高其修炼难度。 不过一切关于修炼的部分并没有丢失,失去的是关于境界方面的记忆。等你突破了第三层,也会忘记自己是怎么进入第三层的。这部分记忆伴随着被你消灭的人格永久的沉睡了,可能再也不会醒过来。所以最好经常写笔记,不要像我一样在电脑上写,重装系统就什么都没有了。 警告:第三层入门非常危险!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可能会因为进入第三层而精神崩溃。 第1级: 觉醒超我 觉醒真我:学会自我催眠之后,使用自我催眠让自己陷入各种情绪的折磨之中,沉浸于情绪的世界,先去适应它们,接着去无视它们,最后去了解它们。等到自己能够一念之间,将自己的情绪压制的到不露一丝痕迹,就是完全控制了真我。这是一段相当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你会经历内心的拷问,直至可以战胜它们。这里的痛苦主要是外在的痛苦,心脏处偶尔会有被一片空虚吞噬的痛苦。情绪的波动,悲伤、愤怒?这些小毛病可以无视。这个你在第一层应该已经做到了。 而觉醒超我,则是拷问本我,面对自身,正视自己的一切丑陋。本我,即是潜意识,是由我们无法觉察的经验和记忆构成。这些心理状态之所以被排除在意识之外,是因为意识到它们会给我们感到巨大的痛苦和焦虑。 慢慢地去回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性格成型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之后,我们会有一些变化,哪怕再细微的变化也得回想起来。不要认为忘记了,这些改变性格的事情,一生也不会忘记,只会想不起来。这些被压抑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各种防御、虚假和歪曲的方式寻求表达。潜意识中的观念、记忆和经验会不停地干扰意识和理性的行为。 所以,觉醒了超我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具有意识和理性。人们的记忆和思维是混乱的,将其理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们在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在惊恐状态下,甚至能够将看见的一切永久的记住。一般人只能看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感叹自己为什么不能对其感兴趣,只能硬着头皮去背。而对于觉醒了超我的人来说,太简单了,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状态复制下来,然后挪用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上,记忆力大幅度提高不是问题。 同样,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遇到一个地方卡壳了,想不通了。有经验的人此时会休息一段时间,因为他们清楚,即使再思考下去,也不会有结果,而是会一直想不通。这是因为大脑是惰性的,一旦在一个地方想不通,持续不到几分钟,大脑就会持续不断地发送“想不通”这样的命令。即使人们努力去思考,但大脑拒绝思考,毕竟大多数人无法控制潜意识,所以只能等待大脑停止发布“想不通”的命令,等待大脑的重启。 前面说到了,超我的作用就是压制本我,压制潜意识。不错,人类都是具有超我的,但开发程度不同,大部分人对自身的性格完全没辙,甚至没能感受到。而觉醒了超我的好处又体现出来了,人类思维模式的大部分缺点,对于“超我”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同样的,“超我”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超我只有一个最终目的,其他的,即使是自己本身也可以废弃。如果觉醒了超我的人,本身并没有任何情绪、性格,也就只能用自己剩余的漫长人生,来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一旦开始思考自身,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的虚无。要么跨越超我的桎梏,要么只能沉浸于自我之中,麻痹自己,没有人能够超越“超我”。 超我是隐藏于脑后的精神力,使用超我来看世界时,就像是从自己的脑后看着世界,一切变得更清晰,也能看见自己的感觉。 在这里,你会失去对天地间的联系,你可以选择不再建立与天地间的联系,只靠自己的意志存在,也可以选择重新与天地间建立起联系。孰优孰劣,到了那个需要你选择的时候,你自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