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红都瑞金,春意盎然,生机勃勃。12日上午,鹿心社来到沙洲坝镇洁源村实地考察调研。村里有多少人口?党组织活动开展如何?村里基础设施怎样?老百姓吃得怎样、穿得怎样,最期盼什么?带着一连串问题,鹿心社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交谈,详细了解洁源村的村情风貌、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现状、群众收入和产业发展等情况。 被誉为“红色乡村”的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现有26户烈属全是贫困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困难家庭113户,土坯房住户255户,孤寡老人39名。在洁源村八工排小组一区,鹿心社来到困难群众黄甫发、烈属刘爱兰家中走访慰问。他进厨房、看伙食、问困难,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得知他们和村中部分村民因病致贫或返贫、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后,鹿心社神情凝重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总体上老区人民生活生产仍面临很多困难,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每次看到部分老区人民的困难生活,心情都十分沉重,加快老区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油然而生。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加大对瑞金等**老区的扶贫开发力度,迅速改变老区的贫困落后状况,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他特别叮嘱随行的省有关部门领导和当地负责人,一定要下决心调查清楚村民患病的原因,整治致病源头,确保村民身体健康、安居乐业。当地要在生产生活上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关心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洁源村盐田希望小学,鹿心社来到老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和学校食堂等地,认真查看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今学校教师办公房已成危房,师生日常用水还靠压水井供应,学生课桌板凳残缺严重,没有实验室、图书室、篮球场等教学配套设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鹿心社指出,改变老区的落后面貌,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确保贫困群众孩子不失学、不辍学,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多途径、多渠道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努力为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学好知识、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