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吧 关注:2,362,171贴子:64,069,562
  • 3回复贴,共1

“皮鞋奶”疑云未散 “毒胶囊”风波再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酸奶、果冻的“明胶疑云”还未澄清,昨日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又曝光了“皮鞋胶囊”:在浙江省新昌县号称“胶囊之乡”的儒岙镇,大量国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原料的工业明胶,被用于加工制作**的胶囊。此种重金属铬超标的胶囊,最终流入国内多家药厂,制作成各种胶囊**。经检测,包括修正药业在内多个药厂的多种**被检测出铬含量超标严重,最严重的超标达到90倍。本报记者走访发现,被曝光的一些**在郑州药店有售。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被曝光**暂停销售和使用。对此,有网友感叹:“健康时,吃的一些食品不安全。生病了,一些药物也不安全。那我们的安全,究竟哪里去了呢?” 胶囊出厂价悬殊背后有秘密浙江药用胶囊是一种**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儒岙镇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记者在当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一万粒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在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一名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厂生产的药用胶囊主要供应东北、山西等地一些药厂,所用原料主要就是明胶,因此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皮革废料造出铬含量超标胶囊河北在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价格低廉的药用胶囊,竟然是用散发出刺鼻臭味的碎皮子熬制的工业明胶做成的。央视记者在河北学洋明胶厂目睹了整个加工过程。原本又脏又臭的工业皮革废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处理后,变得又白又嫩,看上去跟新鲜动物皮原料没什么两样。在熬胶车间,清洗后的皮子被放入这口直径达三四米的熬胶锅里熬成胶液。而正在熬制的皮子里面竟然还夹杂着口罩等异物。厂里的经理承认,这种明胶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原料的工业明胶,然而,他却信誓旦旦地向记者保证,这种工业明胶完全能够用来生产药用胶囊。就这样,这种工业明胶,掺入胶囊废料,经过色素调色及化工原料清洁,进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药用胶囊的胶液。胶液再经过半自动胶囊生产设备成型,最后通过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 9家药厂产品胶囊铬含量超标



1楼2012-04-16 21:04回复


    IP属地:瑞士2楼2012-04-16 21:06
    回复
      2025-09-04 14:2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河北3楼2012-04-16 21:07
      回复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啊!!!!!!!!!!!!!!


        4楼2012-04-16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