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体育系,成立于1992年。现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下设5个教研室,2个实验室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室,5个教学实习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本科生教育为重点、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办学模式,成为西北地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摇篮。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职教师4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 人、讲师13人;在读博士1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有国际级裁判1人、亚洲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取得亚足联B级教练员讲师资格1人、享受政府津贴1人、学校十佳教师1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人。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田径、武术、排球和体育保健课被确定为西北民族大学校级“名课”建设对象,近年来,学院教师申报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50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篇,出版教材专著等21部,获国家级专利2项,省部级奖励5项,获高校人文社科奖7项。
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等各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拥有各类具有国内领先水准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充分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榆中校区被甘肃省体育局授予“甘肃省亚高原训练基地”。
体育教育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体育发展的新动向,具有组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裁判工作的基本能力,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体育教学论等。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体育系,成立于1992年。现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下设5个教研室,2个实验室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室,5个教学实习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本科生教育为重点、以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办学模式,成为西北地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摇篮。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职教师4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 人、讲师13人;在读博士1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有国际级裁判1人、亚洲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取得亚足联B级教练员讲师资格1人、享受政府津贴1人、学校十佳教师1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人。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田径、武术、排球和体育保健课被确定为西北民族大学校级“名课”建设对象,近年来,学院教师申报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50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篇,出版教材专著等21部,获国家级专利2项,省部级奖励5项,获高校人文社科奖7项。
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等各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拥有各类具有国内领先水准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充分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榆中校区被甘肃省体育局授予“甘肃省亚高原训练基地”。
体育教育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体育发展的新动向,具有组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裁判工作的基本能力,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体育教学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