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吧 关注:102,334贴子:4,646,033
  • 3回复贴,共1

河南日报:水润中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北水院人
其实我是觉得这句话现在慢慢不适合了,


1楼2012-04-14 22:04回复
    编者按 2011年10月13日《河南日报》刊登《水润中原》和《丰水兴利保发展》文章,现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水润中原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一部中华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兴利除害、治水安邦,是其中永恒的主旋律。
      水乃命脉,古今皆然。离开水万物就不能生长,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离开水社会就不能前进,离开水一切都无从谈起。
      水之兴,利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民生福祉;水之患,事关黎民存殁、社稷安危、文明兴废。古之善为国者,必先治水;如今发达之邦,定兴水利。
      中原因水而兴,亦受水难之困:资源不足、污染触目、浪费严重、危机潜伏。保护,刻不容缓;兴水,重任在肩。
      水润中原,可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粮食安全,兴水是根本出路;社会发展,兴水是基础支撑。加快发展、推动转变,务必量水而行。
      水润中原,能打牢生态保护的屏障。生态安全,治水是关键环节;山川秀美,治水是当务之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务必循水而治。
      水润中原,便夯实民生改善的基础。饮水安全,水利是民生所望;供水保障,水利是民生之盼。着力民生、促进和龘谐,务必顺水而为。
      建设中原经济区,应常思“水之重”;走好“三化”协调路,要常怀“水之忧”;打造粮食核心区,要常修“水之基”。
      兴水利,就要有胸怀天下的责任与使命。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中原百姓,维护国家安全,夙兴夜寐,不忘水利事大;
      除水害,就要有心系苍生的大爱与良知。生灵是否安宁?江河如何安澜?饮水能否安全?居安思危,不忘水利事急;
      定水策,就要有振兴中原的远见与智慧。大兴农田水利,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粮食安全,宵衣旰食,不忘水利事重。
      读泽原的《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不由得想起一段感人肺腑的歌词:“童年时,你就是地图上的一条河,长大了才明白你给了我很多很多。我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你的血,我的子孙相承着你的脉搏。你的乳汁没了,我的喉咙也干裂。你不息的流淌给我永远的收获,你我之间的情感怎能割舍……我的无知,曾让你心痛得流血;我的无礼,让你的愁怨无处诉说。我知道对你的责任无法推卸,我应该敬你爱护你,我的母亲河。”行行文字,句句歌词,多么令人感慨,给人启迪,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丰水兴利保发展
    (一)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很少有哪一种资源像水一样,对人类文明进程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常识: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煌煌五千年文明,因水孕育,受水滋养,随水奔腾,与水共存。
      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文明的根基,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社会和龘谐与进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兴而百业旺,水利兴而天下定,水利兴而人心稳。
      (二)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水利兴而后天下可平”……在古圣先贤眼中,水之利害,关乎社稷安稳、国之气运。
      回望过去,兴水富民、兴水强国的事例灿若星河;披览史书,因水利废弛、水旱灾害频繁,引发的社会动荡乃至改朝换代不胜枚举。
      (三)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将水利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
    


    2楼2012-04-14 22:04
    回复
      2025-08-19 06:1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5楼2012-04-14 22:04
      回复


        6楼2012-04-14 2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