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是最基本的交通规则,也是交规中的“金科玉律”。然而,如果行车至十字路口,眼见绿灯闪烁几下后转为黄灯时,您是选择踩刹车,还是选择踩油门?
2011年7月,浙江海盐的舒先生一脚踩在了油门上,然而就因为“闯黄灯”,舒先生受到了处罚。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舒先生一纸诉状把**部门告上法庭,这也成为了我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
上周五,嘉兴市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舒先生闯黄灯属违法行为。而这起案件的审判长也对庭审结果做出了解释。
审判长:若认为黄灯亮时没有禁止未越线的车辆继续通行,因此所有车辆均可继续通行,不仅违背了该法条语义及体系上的内在逻辑,使得黄灯与绿灯指示的意义雷同,更违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因此在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体系下,闯黄灯是违法行为。 这一纸判决,无疑将改变一些人驾车的方式,与此同时,一场关于“黄灯”引发的讨论不可避免。
那么,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交规对于指示灯都是如何规定的呢?中国日报驻亚太地区记者李涛介绍中国香港的情况说,尽管香港司机整体驾驶素质不错,但闯黄灯的情况却并不少见。
李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虽然规定,黄灯信号灯亮起时司机应该停车,但同时也强调,如果其驾驶的车辆过于接近路口或者行人过道处,如果突然停车可能会引起交通意外,闯黄灯也是被允许的。
在这里,对于过于接近路口的提法,其实在间接上也是对香港闯黄灯给予了许可,因为有机会闯黄灯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在路口的旁边。而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虽然香港司机整体的驾驶素质还不错,但是在香港街头闯黄灯的车辆却也是层出不穷。
李涛还介绍说,尼尔森公司曾做过一项针对500名香港司机和600名新加坡司机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两地司机的驾驶习惯。
李涛: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和新加坡司机自己都认为,平时最常犯下的三个驾驶错误正是黄灯照闯,超速驾驶,以及在没有打灯的情况下转换车道。去年的调查中有63%的香港司机认为,闯黄灯并没有什么,2010年只有61%的人这么认为。新加坡司机纵容自己闯黄灯的危险行为也从2010年的53%上升到2011年的58%,可见,现今闯黄灯这种危险驾驶情况在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变得日趋的严重。
以恪守规则闻名的日本人,一直具有很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介绍说,在日本,交通信号标志种类非常齐全。
黄学清:同中国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指示灯类似,日本的交通信号灯中也有黄灯,而且黄灯也是在绿灯变红灯之间闪亮,日本的交通规则规定,黄灯亮时行人还不能开始过马路,如果已经在横穿途中,要尽快通过或尽快返回。车辆在黄灯闪亮时不能超越停车线,如果已经超越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则可以继续前行通过。在过往行人不是很多的人行道和路口,一般是设置红绿灯的人工开关,在学校和一些公共设施前的马路上,就是没有路口也设有人行横道和红绿灯。
大洋彼岸的美国,情况又怎样呢?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庞哲介绍说: 庞哲:美国的黄灯的时间和红灯以及绿灯的时间都有相互交错的一个间隔,也就是在对方绿灯亮起来之前,另外一方面红灯早已经亮起来了,所以黄灯的预警有充足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事故。在纽约州,目前没有严格惩罚现象出现,如果是出现了事故的话,闯黄灯应该是被判作违规,但是也要看事故具体肇事方是由于哪一方引起的,如果对方绿灯没有亮起提前出来的话,造成事故对方也有责任。
“黄灯表示警示”,这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交通语言,意在提醒司机注意。而现实中,黄灯却屡屡成了加速信号灯。当一起判决引发争议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当黄灯亮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
2011年7月,浙江海盐的舒先生一脚踩在了油门上,然而就因为“闯黄灯”,舒先生受到了处罚。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舒先生一纸诉状把**部门告上法庭,这也成为了我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
上周五,嘉兴市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舒先生闯黄灯属违法行为。而这起案件的审判长也对庭审结果做出了解释。
审判长:若认为黄灯亮时没有禁止未越线的车辆继续通行,因此所有车辆均可继续通行,不仅违背了该法条语义及体系上的内在逻辑,使得黄灯与绿灯指示的意义雷同,更违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因此在现有道路交通安全法体系下,闯黄灯是违法行为。 这一纸判决,无疑将改变一些人驾车的方式,与此同时,一场关于“黄灯”引发的讨论不可避免。
那么,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交规对于指示灯都是如何规定的呢?中国日报驻亚太地区记者李涛介绍中国香港的情况说,尽管香港司机整体驾驶素质不错,但闯黄灯的情况却并不少见。
李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虽然规定,黄灯信号灯亮起时司机应该停车,但同时也强调,如果其驾驶的车辆过于接近路口或者行人过道处,如果突然停车可能会引起交通意外,闯黄灯也是被允许的。
在这里,对于过于接近路口的提法,其实在间接上也是对香港闯黄灯给予了许可,因为有机会闯黄灯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在路口的旁边。而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虽然香港司机整体的驾驶素质还不错,但是在香港街头闯黄灯的车辆却也是层出不穷。
李涛还介绍说,尼尔森公司曾做过一项针对500名香港司机和600名新加坡司机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两地司机的驾驶习惯。
李涛: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和新加坡司机自己都认为,平时最常犯下的三个驾驶错误正是黄灯照闯,超速驾驶,以及在没有打灯的情况下转换车道。去年的调查中有63%的香港司机认为,闯黄灯并没有什么,2010年只有61%的人这么认为。新加坡司机纵容自己闯黄灯的危险行为也从2010年的53%上升到2011年的58%,可见,现今闯黄灯这种危险驾驶情况在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变得日趋的严重。
以恪守规则闻名的日本人,一直具有很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介绍说,在日本,交通信号标志种类非常齐全。
黄学清:同中国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指示灯类似,日本的交通信号灯中也有黄灯,而且黄灯也是在绿灯变红灯之间闪亮,日本的交通规则规定,黄灯亮时行人还不能开始过马路,如果已经在横穿途中,要尽快通过或尽快返回。车辆在黄灯闪亮时不能超越停车线,如果已经超越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则可以继续前行通过。在过往行人不是很多的人行道和路口,一般是设置红绿灯的人工开关,在学校和一些公共设施前的马路上,就是没有路口也设有人行横道和红绿灯。
大洋彼岸的美国,情况又怎样呢?凤凰卫视驻美国记者庞哲介绍说: 庞哲:美国的黄灯的时间和红灯以及绿灯的时间都有相互交错的一个间隔,也就是在对方绿灯亮起来之前,另外一方面红灯早已经亮起来了,所以黄灯的预警有充足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事故。在纽约州,目前没有严格惩罚现象出现,如果是出现了事故的话,闯黄灯应该是被判作违规,但是也要看事故具体肇事方是由于哪一方引起的,如果对方绿灯没有亮起提前出来的话,造成事故对方也有责任。
“黄灯表示警示”,这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交通语言,意在提醒司机注意。而现实中,黄灯却屡屡成了加速信号灯。当一起判决引发争议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当黄灯亮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