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53贴子:215,100

杨式太极起势劲路及技击要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起势在老架和定型架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定型架的起势动作比较复杂,定型则相对简单,但老架中复杂的技击劲路仍在其中,只是隐含的更深了,不说明的话,许多人无法认知。
1、起势刚开始的动作,就是居士所说的立禅, 两掌微座,手指微向前。
这个动作本身就有技击含义,这里隐含着一个沉采劲,发此劲时,需肩、胯、膝“三沉”,实际上只要同步微沉就行了,有气感的人需以意行气,但小心意不过肘,否则小臂容易僵化,使劲停在身上。
这个劲点是怎么用的呢,用来反擒拿的,设有人握住你的手想施擒拿,你听到劲后立即发此采沉劲,总算对方力量比你大一倍,也难以续继握住你的手,你的手会立即滑出。如果对手握得很紧而且会听点劲,他的身体就会随着你的采沉后前顷,重心失衡。
针对这两种情况,就有两种后续的打法,如果被握的手滑出,就立即抬起手臂发劲攻击他,此时打绷劲最顺手,可以将对手打出。如果对方根着你的采沉劲前体前顷,则立即用绷劲抬臂将他发出。
2、起势第二个动作,就是双臂绷抬而起,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练绷劲的一个功法,居士已经说的很细了,我不用多说。只是想说一下,如果棚劲不足的人想抬臂,就必须配合肩、胯、膝“三沉”,及扣胯的动作发劲。
杨式太极的劲路是多变的,抬臂起绷的动作可以变型,有一种变型动作也是反擒拿用的,设有人抓住你的手,这次你不用沉采了,而是肘定位,小臂向上划圈棚起,同时三沉扣胯,对手的动作就会变型,变成反关节的体位,此时你变棚变为前挤,还可以加上滚雷劲,就可将对手发出,如果对手死不松手,他的腕关节就会被扭伤。
双臂棚至与肩同高以后,许多流派都有一个向外舒展的动作,就个作动在老架中更加明显,这个动作也是个劲点,这个隐含着一个绷例劲,也有技击作用。
设对手是学摔的,上来就双手抓你胸前的衣服想施摔技,你就用两小臂从下面贴着他的肘关节附近,向上向外棚起,他的肘关节就会立即上挑,连肩关节也会挑起,重心抬起,功夫深的人此时就可以发放他了,如果功夫不够怎么办。不要紧,变个劲照样发放他。
怎么变劲呢,至少有两种变化,一是扣裆拧腰,一臂向前,一臂往后,以身体为核心打搓劲,加剧对手动作的变型和重心的失衡,然后上一步,以前臂为劲点,发顺例劲将对手例发出去。二是扣裆拧腰,两臂一上一下,一臂打绷劲,另一打下捋劲,同样也会加剧对手动作变型和重心使衡,然后打采劲,用向下的一臂将对手发出。
在有些杨式老架中,则时有个提膝的向外开步的动作,这个动作在定型架中没有,但定型架用来技击时也可以加上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比较狠了,提膝就是用来击人胸腹的。
如何用呢,同上,在向外、向上棚敌肘时,加上一人微微后座的动作,立即就会把对手重心前引,使他的胸部贴近你的胸部,腹部也贴近你的腹部。好了,不要客气,提膝吧,你会看到他抱着肚子打滚的。如果你不想伤他,就用你的肚子将他击出。不要笑,杨式太极练到一定程度,肚子也是可以打人的。
两臂棚起的作用,实际上还隐含了杨式太极接直拳的一种接手技法。
这个接法用起来作用有些变化,但劲路相同,那就是进步侧身,两手抬起,两臂略成圆形,而且一前一后。
这个动作如何棚接直拳呢,当对手打来,你迎着他打拳的方向上步,上步之脚落到对方双脚外侧,以抬起的前臂贴着敌臂外侧肘关节附揎向外棚偏敌劲,以抬起之后臂贴着敌小臂手腕(后臂最好贴在敌小臂手腕附近内侧)附近继续棚引,敌出拳之臂就被你挡在外面无法进入,而且他还处于背势,另一臂也帮不上忙。
好了,当棚引到对手没劲时,那就是他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时候,轮到我们反击了,如何反击,就下双臂合劲下采啊。注意,我在这里为了说事方便,一般说用臂打劲,但实际上不能用臂出劲,劲的根源在腰腿上,单用臂力则僵,以意行气最好。现在我们身体“三沉”、“三合”发劲,双臂快速下采,打出采劲,是比较容易放倒对手,让他摔个脸着地的。



1楼2012-04-13 18:48回复
    当然,你还可以后手贴到他脸上,贴着他的脸、擦着他的胸打采劲,一样可以将他发出。
    而两臂棚至与肩同高向外向前舒展的动作,也是一个隐含起来的接手动作,但这个动作是用来接摆拳的。
    怎么用这个动作接摆拳呢,对手用摆拳来打,你同样需要迎着对手的来拳上步,以小臂外侧或手掌外侧(最好是小臂手腕附近外侧),身体“三沉”,肩、腰、胯“三圈平走”,意、胸、胯“三开”,发混合截劲从对手出拳手臂内侧拦击对手肘关节附近,由于你的力距大,而对手的力距小,对手摆拳之劲就会被你截散,力量大减,而且肘关节会被击痛,力气和你差不多的人已不可能再手此拳打到你,比你力气大一倍的就算靠一点惯性打到你身上,也已经构不成实质的伤害。而此时,你还可以用另一支空着的手臂向他打一个按劲,将他发出。
    在这里总结一下杨式太极接手的三个特点:
    一是出手必上步,上步必侧身(侧身除了方便近身,也是为了方便化劲,如果不小心让对手打到身上来,侧身可以化掉许多力量),接手必近身,手到脚也到(这样不但可以蓄劲,而且可以做到后发先至)。
    二是接手不是直接截散对手劲路,就是以接触部位以小螺旋引化,同时近身。
    三是沉手是必须沉着冷静,不要着急,更不要慌乱。
    在这里说个与之相关的题外话,那就是玩电子游戏时,如果你紧张,双手和身体反而反应变慢,操作频频失误,如果你放松了玩,反应却要快一些,操作也要顺利的多。这个道理在接手时同样适用。还有,接手时决不许眨眼,往往就是你本能害怕一眨眼的时间,对手就已经打到身上来了。
    3、起势的第三个动作,就是双手下采。这里隐含着按采劲,发这个按采劲的关键,不是在手臂上,而是在身上,在于肩、腰、胯、膝的沉动,手臂只起到引劲的作用。
    双臂抬平后略向外舒张,然后下按采的劲路,可以直接用于对付扑摔的技法。
    设对手双臂向你胸前扑来,你棚起双臂由对方双臂内侧插入,将对方双臂棚在外面。然后,双掌贴于其胸,擦着对手胸部向下发按采劲,可以将对方发出。
    实际上,如果对方力气和你差不多大,他双手抓你胸衣,你向下按采的动作稍变化一下,两掌指尖相触,呈半拜佛状向下发采按劲,对方的双手立即就会脱开,如果他死不松脱,就会往前摔,你只需要身体一转,他就自已摔出去了。
    双臂采按下去以后,有些架子里要微微向外捋动一下,个别老架子里这个向下采按后又外捋的劲路和动作都非常明显,定型后的架子,有些流派有表现,有引起流派则没有表现出来。实际上杨式太极一动八劲,这介劲路还是隐含着的,这个劲不只是捋,可随时变成棚,用的时候还是可以发的。
    这个劲路其实是个截散后手勾拳的劲路(可以在网上看看后手勾拳是如何打的),当对手右手以后手勾拳打来,你可以迎着对手而上,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先动,立即出手,以左小臂腕关节以下外侧领劲,发混合劲由下而上截击其右肘关节附近内侧,由于我方力矩大而对方力矩小,完全可以有效的截散对方劲路,使对方伤不到你,如果你功力足够深厚,这一下就可以伤到对方肘节。


    2楼2012-04-13 18:48
    回复
      2025-05-13 11:57:06
      广告
      好东西,收藏起来。慢慢品!


      3楼2012-04-13 19:45
      回复
        这些东西需要慢慢体会,
        如果懂劲的话,十几分钟就能明白。


        4楼2012-04-13 19:50
        回复
          不行,有些东西必须练到一定程度才能读懂。看你的有些帖子有时像看天书,有时需要边比划着边看。门道太多。如果你要是有个错别字,那还得猜。


          5楼2012-04-13 19:58
          回复
            有点东西,看来楼主真懂不少,不然说不到这个深度。


            8楼2012-04-13 20:31
            回复
              谢谢夸奖,我只是爱好此道,知道一些,会一点而已。
              你们田家军技击可是很厉害的。
              现在敢上擂台真打的杨式太极传承,目前也只有你们田家军了。
              在你面前就班门了。


              9楼2012-04-13 20:35
              回复
                有些东西可以帮你理解些贴,
                去网上找找杨波杨式太极技击视频看看,
                他第一个视频就是讲起势的,
                目前杨式传承中,就他与我们这支最为接近。
                但是我与他还是有差别,
                讲的东西不可能完全一样,
                有些他说的,我可能没说到,
                有些我说的,他也可说没提到,
                但对你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10楼2012-04-13 20:40
                回复
                  2025-05-13 11:51:06
                  广告
                  讲得好!高手!


                  11楼2012-04-13 21:15
                  回复
                    讲得妙!讲的深!


                    12楼2012-04-13 21:19
                    回复


                      13楼2012-04-13 22:15
                      回复
                        讲得好!高手!


                        14楼2012-04-13 22:39
                        回复
                          高手不敢当,只是师傅要求高,会点技击。


                          15楼2012-04-15 09:17
                          回复
                            一个起势含这样多的东西,正是啊门边都没摸到


                            16楼2012-04-16 19:44
                            回复
                              2025-05-13 11:45:06
                              广告
                              知道有东西,但是不太懂。先顶着


                              17楼2012-05-09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