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又看了下三国,越来越觉得三国第一谋士更应为鬼才郭嘉,而非诸葛。孔明和郭嘉比,他更善于政治和文学,但在军事的洞察力,节奏感和人心的判断上是远不如奉孝的。
而郭嘉却不如诸葛出名的原因,莫过于3点——1.英年早逝。郭嘉207年病逝,享年38岁,在曹军中仅戎马11载,是操手下最出名也最早离去的。因而没等到后期的较量;2.没有对手。孔明有司马懿,周瑜做垫脚石出名,可前期的奉孝太寂寞了,没有一个能让其重视较量的对手,没有熬到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是奉孝的悲哀;3.曹操唯一的那一次没听郭嘉的话。尼玛若是曹操那次听郭嘉的话软禁了刘备或之后趁胜杀了他,还又诸葛什么事?还哪会有无奈的三国?
曹操生性多疑,平生信赖的谋士只有两人——戏志才和郭奉孝。可偏偏两个都是短命的主,一个跟了10年就死了,还有一个更好,操还没争霸就翘了,惹得整个三国志里面就写了一句提到他的,还是荀彧为了荐奉孝说的……于是,奉孝死后操谋士固然多,确无一个核心,没有一个在大事上真正能拿注意的。毒士贾诩善奇兵,狠计,却缺少整体观,难以把握作战节奏,又消极怠工;王佐之才荀彧,程昱,陈群善内政,能安后却难进军;董照,刘晔,蒋济也只能定定后军,理理政事;钟繇,荀攸有军才却只能打打小仗,无大局意识;其他人可用却得不到曹操信任,固曹操谋士虽多却无一人能当大任,为操统帅全军,终为一盘散沙;最后倒是出了个有帅才的司马懿,偏偏又反了他曹氏……而反观刘军,诸葛亮一统全局,说一不二,有个能提提反对意见的凤绉也在落凤山翘了。如此全军一心,对付曹营谋士的一盘散沙自然胜面更大。
郭嘉随曹操10年戎马,神机妙算,为曹打下了整个北方。操曾有言“唯奉孝能知孤意”。郭嘉出道,先是看袁绍成不了大事跟随曹操,之后出谋三破吕布,水计败奉先;决策东征破刘备;神算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提“十胜十败”,算尽袁家,荡定乌桓;遗计定辽东,助曹一统北方。可谓谋士无双!
可郭逝后,曹操除征西凉马腾时有贾诩之谋建了点功外,一蹶不振,甚至赤壁大败,无奈三分天下。曹操赤壁败时,叹曰“奉孝在此,不使孤至此”。可见郭奉孝在曹谋士营中的地位。
郭嘉谋略无双,可叹没能等到三国后期大放异彩。而曹后期谋士的渐弱也注定了魏国的由盛转衰。惜哉奉孝!痛哉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