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海峰都是“沉默的孤独者”
记者:你刚才提到自己的性格和张海峰很像,你是指智商吗?
于和伟:张海峰是具有高智商的复合型特工,冷静、睿智、沉稳、果敢、身手好、知识渊博,比如他能速记42味药、吞蜡带工具、打人求禁闭、还原结构图、自创癫痫病、牢房挖地道、电线杆架桥等,是个看上去无所不能的牛人,这些我都只有惊叹的份儿。我也没他那么强大的内心。但有一点,我们很像,我们都是话不多、内敛沉默的孤独者。这孤独不是说没人陪着你,而是心灵上追求一种寂静感。张海峰是特工职业的原因,我却天生就是个慢热的人,生性低调,不爱笑,彼此不熟就不爱说话,话不投机就越发打蔫儿,但如果聊对了,我也会滔滔不绝,不说一底儿掉就不会尽兴。朋友都说我这是典型的金牛男性格,开玩笑说我“闷骚”、“假清高”。
记者:可沉默的角色最不好演,对吧?
于和伟:坦白说,我有压力。话太少戏太多,1200多场戏,既要表现内心的挣扎与斗争,又要把各种情绪平衡得恰到好处,甚至连心理变化都不能直接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如何不说话、少说话地去演戏,这对我来说是不小的考验,表演上有难度。比如表现焦虑,换作别人可以拍桌子、摔凳子,但张海峰不行,他如果这么做就不是张海峰了。所以他只能通过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告诉观众,他很焦虑。因而,整个戏演下来,我很累,比挖地洞、受酷刑都累。
记者:所以,张海峰被评为最木讷的特工,冷言寡语、表情单一、说话语速慢。
于和伟:呵呵,这我也听说了。也许观众看惯了潇洒的余则成、刘新杰,再看我就觉得我这个特工没一点人情味。但话说回来,作为职业特工,这是职业习惯,也是形势所逼。其实,张海峰虽然惜字如金,习惯板着个脸,但内心里还是波澜起伏的。比如拒绝爱人王玲雨后,他只能躲进地下溶洞默默流泪;为了救“小猫“再次伤害她,致使她绝食求死,他也只能板着脸,眼里闪着泪光表达自己的歉疚和心痛。可以说,从心灵到肉体,张海峰都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