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火焰山幸福道吧 关注:367贴子:94,785
  • 5回复贴,共1

今日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静由心生
故事:
  汾阳无德禅师从小天资非凡,对一切文字经常是自然通晓。14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就出家剃度,云游四方,拜访了71位名宿鸿儒,到了省念禅师①那里时才开大悟。
  省念禅师圆寂后,无德应西河道俗的邀请,住于汾阳太子院,广说宗要,足不出户达30年之久。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从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终年不辍,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就嘉勉她说:
  "你每天都能虔诚地以香花供佛,真是难得。经典上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呀!"
  这位信徒听了,很是欢喜,就请求禅师继续开示:"师父呀!我每次来寺中以鲜花礼佛,觉得心里像甘露水洗过了一样,清凉而宁静;可是一回到家里,面对琐碎的家务,有时又像陷身火窟一样,只是焦灼不安。师父呀!请开示我: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你知道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吗?"
  信徒回答:"知道啊!只要每天换水,并且剪去下面那一截泡烂的花梗,花就不易凋谢了!"
  无德禅师点头笑道:"保持一颗清净心,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要每天净化身心,多多忏悔反省,去除腐烂的习性,保养清净的心苗,才是礼佛的真义啊!"
  信徒听了,恍然大悟,很欢喜地作礼:"谢谢师父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师父,过一段寺院修行生活,享受暮鼓晨钟、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笑了,伸指一点:"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如同菩提,言语动静举手投足间,无处不是宁静,何必执著于寺院呢?"
  注:①省念禅师,生狄氏、莱州人也。幼弃家、得度于南禅寺。为人生活简洁、学识渊博。专修头陁行、诵《法华经》。禅悟管理:
  的确,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惟有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精华。
  反省是自我检查的好方法,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于管理者来说,反省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是必上的功课。
  一个管理者是否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有没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管理者能不能认识并改正所犯的错误,能不能经营好企业。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利用抽支烟、喝杯酒的时间来常常反省自己,那一定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管理者。



IP属地:广东1楼2012-03-19 09:24回复
    老美你好邪恶!


    IP属地:广东3楼2012-03-19 20:59
    回复
      2025-11-15 21:43: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文章。收藏了。


      IP属地:江苏4楼2012-03-20 08:11
      回复
        关于信任
        信任,就是相信你不相信的事。
        故事:
          以前看这句话没有太多感觉,觉得只是另一个文字游戏罢了,直到多年职场的历练后,见闻逐渐宽广,才开始体会话中隐藏的智能;「信任」几乎已成企业工作团队的口头禅,大家都强调要彼此「信任」,可是「信任」在现代忙碌的职场,似乎越来越薄弱,如果你不相信,打听一下,有哪个企业老板没有「耳根子软」的问题?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将熟之际,孔子闻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到我父亲,想用这干净的白饭来祭拜他。」颜回赶快接着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刚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入锅中,弃之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非偷吃饭,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以孔子之圣,面对颜回这等贤徒,犹不能完全「不疑」,想一想,在企业真实世界中,有多少主管(或老板)像孔子一样了解他的部属?而你我芸芸众生,有几个修养可与颜回比拟?如此推论,「信任」似乎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罢了!启示:
          也许有人会说,「信任」可以分成许多等级,有几分信任便有几分帮助,实在不必要求到那么高的理想,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接受;但是所谓的「信任」在平常是用不上的,通常都是在非常时期或非常状况下才会牵涉到信任,因此就某些层级而言,只需有一点信任即可,而这些层级其实只要制度健全,信任并非必要的因素;但对高阶团队,尤其是经营团队的核心成员,由于决策牵涉大家的利益,信任就会成为关键因素,如果信任果真如上所述,只是求之不可得的理想,是否意味着高阶团队必然也会走向「合久必分」的宿命?
        禅宗要悟道必须先起「疑情」,管理要突破,似乎也少不了要有「疑情」,管理理论都是正确的,但是加上「人」这个参数,套用到实务世界就变成千百个不同的结果。
        


        IP属地:广东5楼2012-03-28 10:18
        回复
          今日分享:
          庄子释领导之道
          故事: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正当惠施坐立不安而又无可奈何之时,庄周却自己找上门来了,还对他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从南海出发,飞到了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栖身,不是仙果它不会吃,不是清冽的甘泉它不会喝。猫头鹰弄到了一只死了好几天,身体都腐朽了的老鼠,正巧该鸟飞过,猫头鹰抬头看见了,以为这只鸟想吃它的老鼠,于是发出惊叫:"吓!"现在,你难道也要用魏国来"吓"我吗?”
            在我们现代社会,像惠施与猫头鹰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其实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有的人害怕有才能的人调入自己的单位或部门,担心自己的地位保不住,被人取而代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整这个人。启示:
            其实,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在是竞争的时代,巨石尚且压不住雨后春笋冒尖,你即使百般阻挠,能阻止新苗不脱颖而出吗?二是你现在的位子,在你眼里是宝座,人家是不是稀罕呢?
            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要处心积虑地去压制你的属下,而是要想方设法,怎么让这些比你更优秀的人为你效忠。当然,在你海纳百川,择贤用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自身的学习与完善。
            纵使千鸟掠过,我自岿然不动。
          能把别人优点变成自己优点的人,一定能成为无往不胜的老大。


          IP属地:广东6楼2012-04-06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