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763贴子:9,667,621

求科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是什么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气能生血 为什么会说血为气之母呢?不明白 求科普


1楼2012-03-15 16:35回复
    指血滋养脾 脾运化谷物进而生气 这样看来就是血为气之母


    2楼2012-03-15 16:48
    回复
      2025-08-18 02:4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气推动血是阳
      可是燃料来自血是阴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2-03-15 17:11
      回复
        基础不扎实


        4楼2012-03-15 17:54
        回复
          本来都是胡扯的,你叫什么真


          5楼2012-03-15 17:56
          回复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气能生血 血也能生气??


            6楼2012-03-15 18:51
            回复
              我本来就是中医爱好者


              7楼2012-03-15 18:51
              回复
                原来如此,同道中人。


                8楼2012-03-15 18:53
                回复
                  2025-08-18 02:3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刚想到了一点 这个“母”字不能解释成“母亲”的意思 可以理解成“基础”“载体”的意思
                  就像分母的“母”字一样
                  不知道能不能这么理解??


                  9楼2012-03-15 19:09
                  回复
                    血为气之母:一是说血能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血足则气旺;二是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中,依附血而不致散失,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3-15 20:21
                    收起回复
                      网上抄的: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而偏动,血属阴而偏静,二者不可分离,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其道理有三个方面:
                      1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一方面,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与津液相结合构成血液;另一方面,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必须靠多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才能化生。因此,气是化生血液的动力,气旺则化生功能自强而血生;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衰弱而血亏,气虚常可导致血虚。在临床治疗中,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即是取“气能生血”之义。
                      2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具体地说,血液的运行,靠心气与经气的推动;肺主气而朝百脉,肺气促进血的运行;肝的疏泄作用有助于血行畅通,此三脏协同作用,共同推动血液运行。气的推动作用正常,则血行通畅无阻;气的功能障碍,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癖,故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疲”之说。在临床治疗血窟证时,常于活血化癖药中加行气导滞之品,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3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主要是指“脾统血”的功能,脾气健旺,统血有权,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则常致各种出血,如便血、皮下紫斑、崩漏等,称之为“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补益脾气之法,使其恢复摄血之功,才能达到止血之目的。
                      “血为气之母”,其道理有两个方面:
                      1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大出血时,气随之而丧失,以致造成“气脱”而昏厥。所以,大出血的病人,急需补气以固脱,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需急固”。
                      2 )血能养气:气存在于血中,血的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所以,气不能离开血的营养,血液充盈,气得以养;血液亏虚,气亦失养,所以,临床上常补血益气之品同用,血盛气充,病体得康。总之,在正常生理情况,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在治疗时,应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使之恢复平衡协调的状态。


                      11楼2012-03-15 20:31
                      回复
                        自己写的:
                        问:人体中的“气”是指什么?
                        答:人体中的“气”分两种,第一种为“气”,第二种为“炁”, 这两种气在人体内的作用不太一样。
                        第一种“气”是指天地、自然之气。这种气在被人吸入肺中后,经血液循环,供人体生化反应(消化吸收、分解生化物质供热等)之用。
                        第二种“炁”,读音:qì。“炁”是指人体内的炁,五谷精微之气。“炁”是人吃进去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后,生化过程的生成物。这种生成物可以为人体所吐纳,这种“炁”才是推动人体生命运动(呼吸、伸缩、运动等)的动力。
                        至于“炁”到底是什么物质,未明。
                        11楼 中的“气”应为“炁”才对。


                        12楼2012-03-15 20:35
                        回复
                          血是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气是推动血液到全身的。所以补血一定要补气,否则就是呆补。
                          我也是看来的,不知是否正确。


                          13楼2012-03-20 14:32
                          回复
                            血推动气,气推动血


                            14楼2012-03-20 14:33
                            回复
                              2025-08-18 02:33: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道法中的互通和太极原理,类似五行相生相克。不必较真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9-09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