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关注:27,584贴子:127,549

求5篇 500字左右的 读书笔记! 不要名著的读后感!各种文章的都可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谢谢 各位达人了


IP属地:山西1楼2012-03-12 11:04回复
    有木有达人 啊 快来救救我啊 求读书笔记啊


    IP属地:山西2楼2012-03-13 12:39
    回复
      2025-10-17 18:0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楼2012-03-18 18:47
      回复
        《年轻的母亲》是一篇深沉而伟大的母爱的颂歌,更是一篇生命的颂歌。 作者构思纤细精美,颇具匠心。文章一开始就用橘子的成熟丰满来比喻母亲腹中新的生命即将来到人世,这一比喻形象地点明了“园子、光、生命慢慢地经过它们本性的完成期”。接着写可爱的小生命来到世间,作为年轻母亲那种无法遏制的幸福喜悦的心情:“幸福像太阳一样看得见”,“她忘怀,她乐意耽溺,因为她仿佛重新发现了自己,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确,小生命的形成过程即是年轻母亲自身形成过程的再现。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用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歌颂母亲“像一个哲人,像一个天然的贤人”,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照自己所应该的完成了自己”。最后,作者用饱满的深情歌咏母亲博大的、广袤无垠的胸怀和爱,“她怀疑宇宙的中心是否在她心里”。句末,作者用画龙点睛之笔点明了生命的无穷无尽,在年轻母亲臂弯里跳动的这颗心“将来也要来成就一切的生命呢”。 作品由年轻母亲的怀孕,腹中生命的成熟,诞生,以及诞生后的整个过程,揭示母亲那种造就生命,延续人类的博大情怀及其这一过程中年轻母亲那种对新生命虔诚的爱的感情。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层层递进,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年轻母亲的光辉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3-22 09:18
        回复
          形象,用抒情徐缓而又如涓涓细流一样的描写来讴歌生之伟大,爱之伟大。全文尽管不到400字,但却给人完整、和谐之感,可谓短小精悍。文中语言如行云流水,简练优美,给作品增添了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是不是像这样的???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3-22 09:23
          回复
            谢谢啊! 只要不是 名著的 都可以 ! 我们来借鉴一下
            名著的 读后感都让人 剽窃的不能用了。 哈哈哈 达人万岁 加油啊!!!!!


            IP属地:山西7楼2012-03-22 12:14
            回复
              《水滴和石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扣人心弦的场景:自感“无能为力”的水滴“我!我!我!”地叫着,把坚冰冲击了一个小坑;“我!我!我!”地叫着,把顽石击穿;汇集一起,“形成滚滚急流”,把石头冲走。小小的水滴,给生活的怯懦者以勇气,以意志,以信心,以光明……水滴和石头的较量,充满了哲理:水滴是细小的,石头是巨大的;水滴是微弱的,石头却“卧上一千年”……然而弱小转化为强者,水滴却战胜了顽石。小小的水滴,给生活的弱小者以理智,以信念,以启迪,以机谋……作者抓住不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水滴的活动,用他锐利的眼光观察,剖析这一滴水;用他犀利的“镐头”--笔力,在这一滴水上开掘,把水滴的声威壮貌展现在读者眼前:它英勇的“我!我!我!”的呼声,晶莹透亮的纯朴身影,汇集之后磅礴汹涌的气势,令人鼓舞,动魄,充满诗情画意,真是寓理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这水滴上开掘出一口幽深的美井,滴滴涓流,甘醇适口,耐人寻味。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赋予小小水滴以人格,这正是作者自己人生的品格,正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说:“要知道我笔下写的是大自然,自己心里想的却是人”。本文不失为一件精细的珍品,富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3-22 18:14
              回复
                《水滴和石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扣人心弦的场景:自感“无能为力”的水滴“我!我!我!”地叫着,把坚冰冲击了一个小坑;“我!我!我!”地叫着,把顽石击穿;汇集一起,“形成滚滚急流”,把石头冲走。小小的水滴,给生活的怯懦者以勇气,以意志,以信心,以光明……水滴和石头的较量,充满了哲理:水滴是细小的,石头是巨大的;水滴是微弱的,石头却“卧上一千年”……然而弱小转化为强者,水滴却战胜了顽石。小小的水滴,给生活的弱小者以理智,以信念,以启迪,以机谋……作者抓住不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水滴的活动,用他锐利的眼光观察,剖析这一滴水;用他犀利的“镐头”--笔力,在这一滴水上开掘,把水滴的声威壮貌展现在读者眼前:它英勇的“我!我!我!”的呼声,晶莹透亮的纯朴身影,汇集之后磅礴汹涌的气势,令人鼓舞,动魄,充满诗情画意,真是寓理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这水滴上开掘出一口幽深的美井,滴滴涓流,甘醇适口,耐人寻味。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赋予小小水滴以人格,这正是作者自己人生的品格,正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说:“要知道我笔下写的是大自然,自己心里想的却是人”。本文不失为一件精细的珍品,富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3-22 18:24
                回复
                  2025-10-17 17:59: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加油加油 我们来盖楼


                  IP属地:山西10楼2012-03-22 21:08
                  回复
                    《水》 无色、无味、无形、透明,常温下呈液态,这便是人们熟知的水--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又是人世间最常见、最普遍的东西。正因其重要,所以不少文学作品便讴歌它的宝贵,讴歌它的无私,或者借咏其清纯而讴歌人的某种品质。本文却另辟蹊径,运用文学语言生动地演绎了水的物理性质。作者用他充满感情的文笔,赋予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以人性的色彩,水也便具有了人的性格的复杂性。一方面,它有令人厌恶的一面:“无色,闪光,无定形”,于是它“崩坍不已,形影不固,惟知卑躬屈膝,死尸一样俯伏在地上,就像某些修士会的僧侣”。另一方面,它又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特性:掌握了非凡的本领:兜绕、穿越、侵蚀、渗透。水只受重力的支配,是没有形状的,它的形状取决于盛她的容器的形状,“水往低处流”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于是作者把它描绘成“由于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由于这种病态的需要,它便把仪态丧失殆尽”但它又“萎靡或者凶猛--凶猛得所向披靡;使它诡谲,迂回,无孔不入”。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某些矛盾的统一体。作者借描绘水的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特性,是否也在暗示这个世界事事处处都存在着矛盾这样一种世界观呢?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3-22 22:04
                    回复
                      《我是株百岁的白杨树》 文章展现了白杨树的两种命运。一种是:乌云蔽日,土地荒漠而粗砺。白杨遭受着急风骤雨的吹打,树叶飘落,树干弯曲。另一种是:乌云散尽,万里蓝天。白杨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枝叶舒展,躯干挺直。风吹枝叶飒飒响,它歌唱着对新生活的礼赞。十月,是白杨命运的转折点。显然,作者在构思上运用了借代、比拟等手法。以“十月”指代苏联无产阶级**,以那株白杨自比,这是十分贴切的。作者是一位民间歌手,他从幼年就弹着“东不拉”,着人间的不平。他寻找太阳,“但是没有找到太阳”;他寻找幸福,“但是没有找到幸福”。后来,苦难的生涯使他的“气力衰弱下去了”,手里的“东不拉”换成了拐杖。十月**给社会带来了巨变,也给他带来了新生。江布尔重又放声歌唱。他曾歌唱集体农庄那“明净的水泉”和“丝绸般飘荡”的清风;他曾歌唱故乡,歌唱祖国,歌唱新生活开放出的美丽花朵。这篇散文,正如文末所揭示的,就是作者献给领袖的一支发自心底的歌。作者和那株白杨一样,经历过无数磨难,歌唱着人间春色……文章写得景切情真。作者内心对**,对领袖浩然无际的深情伴随着白杨的再生喷薄而出。情思与画面融会无间,浑然一体,造成一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3-22 22:35
                      回复
                        种和谐的意境。再加上质朴明朗的语言和从民间土壤散发出来的馨香气息,使文章具有了诗的神采,诗的气质,诗的韵味。《我是株百岁的白杨树》是一篇精湛的散文,也是一首美妙的诗篇。它是将近百岁的老人江布尔在哈萨克大草原上弹奏的又一曲扣人心弦的“东不拉”。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3-22 22:39
                        回复
                          变成星星的是ge_ming…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3-22 22:46
                          回复
                            《听泉》这是一篇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的优美散文。作者借着对鸟群、对泉水的描写,表达出他对人类生活,对人的本性的深切的感受,使人得到深刻的启示。 开篇,作者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鸟群那种无止境的急速飞翔的生活。这里,作者虽然完全是描写鸟群,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人类,但文中的具体描写,处处使我们联想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忧虑和伤感。“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这是对鸟群生活的真实描写,又何尝不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动写照?尽管大地已经改换了模样:过去到处都是碧绿的田园、流泻的小河、果实鲜红的丛林,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园,但是鸟儿却全不知觉,只是一刻不停地飞,飞……它们不知道自己要飞向何方,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而不能慢一点。在匆忙中逝去的不是光阴,而是它们自己,因为时光是永恒的,永无止尽的,而它们的有限生命却是短暂的。它们不明白它们那种着了迷似的剧烈而急速的飞行,是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人类从这些鸟儿身上,不正是看见了自己的活脱脱的影像吗?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有许多人担心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盲目飞速发展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3-23 08:21
                            回复
                              2025-10-17 17:53: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会造成大自然的平衡的严重破坏,最终招致人类本身的毁灭。作者是一位崇拜大自然,崇拜人性的艺术家,他在本篇里所流露出来的正是上述的忧虑。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3-23 0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