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音律盛行时,举国上下皆似笼上音律薄衫。相传先帝偶得佳人,词曲戏无不精通。舞姿娉婷,酥声翠喉,面容更是绝代凤娇。先帝甚悦,赐予“伊贵妃”名衔,不胜娇宠。只惜红颜憔悴,承不了后宫尔虞我诈、深宫重影,早逝,年仅二十六芳龄。举国思哀,可见先皇用情一斑。过后,全国上下像是皆迷恋上音律。芳龄女子只为有朝一日也能步入后宫,便纷纷效仿伊贵妃。则男子习之,也可博得多才之名义,实多则也为博得美人芳心。余之则是实有爱音之心。街上随便都可闻见歌曲,满脸须髯的粗面大汉竟也懂得一些谱曲。因此教音律的先生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伊贵妃也是家喻户晓,成为每个女子欲成为的梦想,男子的梦中情人。新帝登基,宣告天下音律也为科举重试一项。接着,世人们更为推广词曲戏,文人戏称“城中已是夜夜笙歌了。”天下纵使习乐之人众多,可精通之人也为少而又少。近期民间皆传出在南山上有着一位女子,音律之艺堪称天下第一,同伊贵妃一般身着素衣,若如仙人。世人纷纷断定此人一定为伊贵妃转世。于是南山每日是人来人往,只想见伊人一面。可没有人知道此女长相如何,何龄,只闻其弹奏之曲,可谓“此曲只有天上有,世间难能几回闻?”渐渐的,南山也变为鲜有人访。或有文人墨士踏足,求得点通,便提声喊呵,竹丛中便传出幽幽琴声,或婉转凄凉,或高昂激奋,但凡有闻着便定有所悟。然非有实学着也闻不其门径。久而久之,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南山与神秘女子也广为人知,世人对其十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