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石吧 关注:1,307,500贴子:4,556,528
  • 8回复贴,共1

缅甸玉石场口综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场口,即开采玉石的具体地点。场区,即若干场口因开采年代和相似的表现而形成的区域。不同场口的玉石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场口其特 征十分鲜明,以至于有的特性只属于一个场口。这就是为什么玉石商人见到一块石头总要先断定它的场口,只有断定了它属于哪个场口,才能根据这个场口的石头的 特殊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石头的赌性。
有的玉石商人断言:不懂场口的人不能赌石。
地理位置
翡翠玉石原石的产地是缅甸北部密支那省与实皆省的省边界,原始森林野人山的山区中,大致北纬24°~28°东经96°左右,东起和平西至红木林,北 起坤迈南至莫鲁,处于中、缅高黎贡山及缅、印的巴盖崩山之间的丘陵、冲积平原上,大陆性气候炎热、干燥。冬季气温约在8℃~20℃之间,夏季气温则约在 20℃~45℃之间,早晚与中午温差很大,降雨量非常丰富,约3000多毫米以上。雨季是每年的6~11月,旱季则是每年的11月~来年的5月,此时也是 开采翡翠原石的旺季。每年旱季上场,雨季下场的工人、商人达数十万人之多。
当地居民多为景颇族、摆夷、红摆夷、傣族、傈僳族、钦、掸、缅等少数民族,汉族人则不多。
玉石、原石、矿床的分布情况
玉石、矿床是沿着缅甸北部乌鲁江上游的支流起,沿河西南而下,从雍曲、翁巴黎莫、香嘎、散卡、龙肯、帕敢、香洞、达木坎等等场区,均是在乌鲁江的两岸及小支流之上。所以有人说:玉石场的场地在乌鲁江的河谷之称。 其一小分支矿床,向西方延伸,到实皆省、坎底、后江、雷打场区。另一只矿床则向南下、香洞、会卡,到南其场区、莫鲁。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约 300公里左右,在这一带的冲击砂砾岩中,成零星分布。另一种却是在蛇纹石化橄榄岩体内,形成厚大的地下玉石岩层矿脉,如雍曲、多磨、凯苏等场口。

石场、场区、场口、贡的名称及区分
玉石场:是指缅甸北部密支那与实皆交界的玉石开采区,系玉石产地之总称。
场区:是依其开采的地理位置及其运作、补给、交通、行政区划等情况而划分的区域称为场区。
场口:是指其具体开采的地点(缅音:磨)。 若场口发展很大,依山梁的上下分段又分为上木那(缅音:阿帖)、中木那(木那)、下木那(缅音:奥木那)。
贡:所开采的场口很大,其范围内又拱出一个小山头或山丘,并进行开采。此山头或山丘便称之为“贡”。
目前,缅甸的玉石场依据不同情况大体可分为八大场区,分别为:龙肯、帕敢、香洞、会卡、达木坎、南其、后江、雷打。现今在中国境内大量流通的翡翠原石主要来自四个地区:达木坎、会卡、龙肯的莫西沙、帕敢的莫湾基。 原石开采的形式 


1楼2012-03-09 16:43回复
    原石开采的形式
    冲苗洞子:于每年的6月份至10月份的雨季,开采新处女地的土层洞子。在山顶上,利用雨水汇聚成一个蓄水池,水满之时打开闸门,使水冲向山下的洞子,人工一边掘土,一边使土随水冲到山下。此方式只限于土层洞子。
    山洞子、半山半水洞子:这类洞子宽四五米,长度延伸至山顶的分水岭,深度不限、挖掘方向不限。若是格地石脚,全年均可开采;若是头层石脚,只有旱季才可开采。
    水洞子:旱季才可开采。必须先建筑水坝,使河水改道并把水抽干后才能挖掘。不论石脚深浅,只有一锄一锄往下挖掘才能见个究竟。而挖出的砂石又必须一担一担往上挑。目前,有些水洞子已用上了挖掘机等机械进行开采。
    潜水洞子:由工人戴上潜水设备,潜到河底去挖砂石,集中到岸上后对原石进行筛选。
    玉石的矿层分布概况
    (一)个体玉:是指个别独立具有风化层之皮壳的玉石。大小不等,皮壳厚薄不一。 个体玉的玉石分布情况很广,在乌鲁河沿岸的冲积砂砾岩层中成零星分布。这种冲积砂砾岩层的结构又分为若干层,由于各砂石层的颜色不同,所挖出来的玉石也就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皮壳。 各砂石层,在当地开采玉石的人都叫它为石脚(汉语)(缅语:叫纠)。 当把头层的泥土挖完后,即出现头层石脚(缅语:米曼)。 第二层石脚有的地区呈黑黄色,而又的地区是红色;第三层石脚有的是黑色,而有的却不是。 根据各砂石层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石脚,从第二层石脚起,都有着如水泥和砂石混合而成的如混凝土一样硬度的石层,这种石脚的石头,全是如河心的鹅卵 石,外皮有沙发皮壳,外面却有一层黏黏滑滑的腊壳与沙砾包裹着,当把外面的沙砾与腊壳洗刷干净后,在皮壳的沙发上,可发现有晶斑分布。当地汉人称之为“晶 片”(缅语:秧),这即是玉石的特征,如没有这层晶斑,就不属于玉石(硬玉)的特征。 在进行挖玉石洞子的过程中,可发现有一层细砂结构的沙层,其硬度很高,如水泥板一样坚硬,呈覆盖状压着石脚层。此细砂层称之为“毛”,其颜色随地区而有所变化,呈不同的颜色。 总的来说,各石脚层是天然的,由地壳变动变化而成,层次结构没有既定的规律。在同一个山梁上,有的地方石脚好,种密(种密:附近一带,每个洞子,都出玉石很多);有的一连多个洞子种密,而邻着的洞子缺种稀(种稀:附近一带,玉石出的很少)。所以,无规律可循。
    层数
    石层名称及缅语叫法
    地表 头层的上层(缅音:阿波纠)
    第一层 头层(缅音:米曼)
    第二层 烂、泡石脚(缅音:叫不纠)
    第三层 小鹅卵石脚(缅音:屁佣)又叫腊光石脚层
    第四层 深黄色石脚(缅音:跌哇、叫纠)
    第五层 蓝、黄色混合石脚(缅音:阿碧、阿瓦啥、叫纠)
    第六层 毛
    第七层 蓝色石脚(缅音:阿碧、叫纠)
    第八层 铁锈石脚(缅音:担几纠)
    第九层 中段蓝石脚(缅音:阿里、阿碧纠)
    第十层 下段蓝石脚(缅音:奥、阿碧纠)
    第十一层 鸡血色石脚(缅音:尖队纠)又叫红格地或红石脚
    第十二层 黑色石脚(缅音:阿美纠)又叫黑格地
    第十三层 黑、红石脚(缅音:明七纠)
    第十四层 黄硬石脚(缅音:米、哇纠)
    第十五层 黑石脚偏蓝(缅音:格地、阿瓦、叫纠)
    第十六层 火烟层石脚(缅音:节哭纠)
    (二)地下岩层玉:是指巨大无比的大玉石,犹如一栋房屋或一座山一样,大小不等。有的地方拱出土层表面,有的部分则深埋地底。有多大、多深,没有一定规律。 这种矿层玉体巨大,种嫩、底乱,玉肉好的部分也有、差的部分也有。为取其精良之色,故开采时依大玉石的表面表现,判断其色脉的走向,追踪开采。此类玉石,开采出来便是明料,成为新山玉。 此类玉石产于雷打场区和龙肯场区(凯苏、多磨、雍曲、明磨、摩西)。开采方式均用炸药爆破,资源浪费严重。 


    4楼2012-03-09 16:47
    回复
      2025-08-05 04:40: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完啊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3-09 16:56
      回复
        好贴必顶!


        6楼2012-03-09 17:40
        回复
          高深


          7楼2012-03-09 19:31
          回复
            加精


            8楼2012-03-09 21:29
            回复
              不错,就看完有点眼晕,顶


              9楼2012-03-10 14:17
              回复
                为翡翠行业,精心描述及解释!辛苦!!!辛苦!!!
                有机会到我店里虽喝喝茶!!!


                10楼2015-01-11 21:01
                回复
                  2025-08-05 04:3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贴,要慢慢消化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1-12 0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