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口,即开采玉石的具体地点。场区,即若干场口因开采年代和相似的表现而形成的区域。不同场口的玉石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场口其特 征十分鲜明,以至于有的特性只属于一个场口。这就是为什么玉石商人见到一块石头总要先断定它的场口,只有断定了它属于哪个场口,才能根据这个场口的石头的 特殊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石头的赌性。
有的玉石商人断言:不懂场口的人不能赌石。
地理位置
翡翠玉石原石的产地是缅甸北部密支那省与实皆省的省边界,原始森林野人山的山区中,大致北纬24°~28°东经96°左右,东起和平西至红木林,北 起坤迈南至莫鲁,处于中、缅高黎贡山及缅、印的巴盖崩山之间的丘陵、冲积平原上,大陆性气候炎热、干燥。冬季气温约在8℃~20℃之间,夏季气温则约在 20℃~45℃之间,早晚与中午温差很大,降雨量非常丰富,约3000多毫米以上。雨季是每年的6~11月,旱季则是每年的11月~来年的5月,此时也是 开采翡翠原石的旺季。每年旱季上场,雨季下场的工人、商人达数十万人之多。
当地居民多为景颇族、摆夷、红摆夷、傣族、傈僳族、钦、掸、缅等少数民族,汉族人则不多。
玉石、原石、矿床的分布情况
玉石、矿床是沿着缅甸北部乌鲁江上游的支流起,沿河西南而下,从雍曲、翁巴黎莫、香嘎、散卡、龙肯、帕敢、香洞、达木坎等等场区,均是在乌鲁江的两岸及小支流之上。所以有人说:玉石场的场地在乌鲁江的河谷之称。 其一小分支矿床,向西方延伸,到实皆省、坎底、后江、雷打场区。另一只矿床则向南下、香洞、会卡,到南其场区、莫鲁。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约 300公里左右,在这一带的冲击砂砾岩中,成零星分布。另一种却是在蛇纹石化橄榄岩体内,形成厚大的地下玉石岩层矿脉,如雍曲、多磨、凯苏等场口。



石场、场区、场口、贡的名称及区分
玉石场:是指缅甸北部密支那与实皆交界的玉石开采区,系玉石产地之总称。
场区:是依其开采的地理位置及其运作、补给、交通、行政区划等情况而划分的区域称为场区。
场口:是指其具体开采的地点(缅音:磨)。 若场口发展很大,依山梁的上下分段又分为上木那(缅音:阿帖)、中木那(木那)、下木那(缅音:奥木那)。
贡:所开采的场口很大,其范围内又拱出一个小山头或山丘,并进行开采。此山头或山丘便称之为“贡”。
目前,缅甸的玉石场依据不同情况大体可分为八大场区,分别为:龙肯、帕敢、香洞、会卡、达木坎、南其、后江、雷打。现今在中国境内大量流通的翡翠原石主要来自四个地区:达木坎、会卡、龙肯的莫西沙、帕敢的莫湾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