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青年吧 关注:30,951贴子:64,799
  • 0回复贴,共1

博卡老年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足球俱乐部 2012年第1期
老将发威,博卡不败
2011年12月5日,博卡主场3∶0大胜班菲尔德,提前获得阿根廷春季联赛冠军,该队上次获此殊荣还要追溯到三年前的春季联赛。对于这支老牌劲旅来说,三年才拿到一次冠军,足见其窘迫和衰落。当然与降入乙级的河床队相比,博卡多少还能苦中作乐,嘲笑一把在泥潭中挣扎的百年夙敌。
  这支春季联赛冠军队尽管已不再是过去风光无限,在丰田杯赛场击败皇马、恶斗米兰的劲旅,但非典型博卡反倒成为南美顺应欧洲足球风格的先行者,那就是摈弃传统的攻势足球,依靠稳固的防守来获取胜利。2011年春季联赛,博卡19场只失6球,是所有球队中最少的。按照《奥莱报》的说法,博卡创造了队史上失球最少的纪录。可相对应的是,该队也只打进25个球,场均1.3球的进球效率并不高。值得一提的是,就博卡这样的攻击力仍能排在第二位,不难发现,防守足球已经是整个阿根廷联赛的主流。
  19战12胜7平,博卡以不败战绩夺冠,老将的发挥起到了关键作用。该队的战术体系尤其是后防体系,是建立在38岁的斯基亚维和30岁的克莱门特·罗德里格斯身上的;中场方面,33岁的里克尔梅、31岁的埃尔维蒂和30岁的索莫萨依旧是绝对主力;即便是前锋线上,茨维塔尼奇也已经27岁了。过去的博卡一直依靠青年人作战,现在则靠一帮老家伙打江山,博卡老年队名副其实。
  五大重臣,皆已而立
法尔奇奥尼出任博卡主教练时,该队排名中游,衰败程度并不亚于河床。但是,在他大力抓防守的方针指引下,博卡重新焕发了活力,特别是里克尔梅、斯基亚维、克莱门特·罗德里格斯以及埃尔维蒂、索莫萨这些老将,挺身而出成为了球队脊梁。
  斯基亚维已经不是第一次为博卡效力了,本世纪初比安奇执教时他就是“黄房子”里的一员。去年夏天,斯基亚维时隔六年重回“糖果盒”,并以38 岁高龄担纲后防中坚,他也是博卡创下失球最少纪录的首要功臣,19场比赛打了18场,且有两球进账。值得一提的是,斯基亚维本打算在春季联赛结束后退役,但帮助球队夺冠之后他决定再踢半年,希望能在南美解放者杯上有所作为。
  斯基亚维是后防线的定海神针,里克尔梅则是毫无疑问的精神领袖。对于经历了2008年春季联赛夺冠的罗米来说,这次夺冠显得更为艰难,当然也更能体现他的价值。赛季初期,里克尔梅是法尔奇奥尼“4312”体系中前腰的必然人选,他的表现也对得起主帅的信任。罗米是博卡的核心,自然就成为了对手的眼中钉,本赛季一些客场比赛中,只要他去罚角球,就会遭到主队球迷的飞沫袭击。由于受伤,里克尔梅的出场次数不太多,但他的贡献有目共睹。对班菲尔德之战,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法尔奇奥尼换上了里克尔梅,让他见证球队夺冠的喜悦,斯基亚维也在罗米上场后将队长袖标交给了他。
  在后防核心和精神领袖的带领下,博卡其他老将也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罗德里格斯在对大学生队之战中,自己发起进攻自己补射进球,完成了制胜绝杀,埃尔维蒂则有连续两轮打进制胜球的惊人表现;在后腰位置上,索莫萨也将自己的经验体现无遗。
传统丢失,青年何在
老将唱主角并不仅是博卡的特点,事实上在整个阿根廷联赛中,老将都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比如38岁的大谢洛托,目前还是拉普拉塔体操队的绝对主力;再比如36岁的贝隆,是大学生队的队长和精神领袖。可是,老家伙们唱主角,对于阿根廷联赛来说是好事吗?
  就拿博卡来说,五名老将占据了关键位置,直接后果就是这些位置上储备的年轻人难有出头之日。其实不管是比安奇、巴西莱还是伊斯基亚,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起用新人。2000年比安奇执教的博卡,围绕着里克尔梅来制定战术,加上巴塔格里亚、萨穆埃尔等人当时都在22岁上下,青春无敌朝气蓬勃。2005年巴西莱掌鞭博卡时,23岁的帕拉西奥和19岁的加戈延续了年轻的传统;2008年春季联赛夺冠,博卡的年轻人同样功不可没,当时21岁的比亚特里和20岁的盖坦,是主教练伊斯基亚手上的常规武器。
  法尔奇奥尼在夺冠后表示:“我们是冠军,是最好的球队,球员们为夺冠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不过看看博卡的主力阵容,作出贡献的球员已经和青年扯不上关系了。右后卫隆卡利亚、中后卫因萨乌拉尔德、右前卫查韦斯和前锋茨维塔尼奇,都已经属于中生代。
  即便是24岁的比亚特里,成名也在上次夺冠的赛季。让博卡球迷无奈的是,比亚特里还在关键时刻拉伤了韧带,没能为青年挣回面子。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前锋穆切,24岁的他原本只是茨维塔尼奇的替补,不过在队中伤病不断的情况下逐渐打上了主力,但他的表现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现实所迫,后继无人
以博卡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来衡量,“90后”球员布兰迪和阿劳霍才是青年,但前者仅仅在比亚特里受伤的情况下才获得机会(连续两场梅开二度),后者基本上都是在“打酱油”。作为以出产新星而闻名天下的博卡,目前的尴尬是已经拿不出像样的新星了。
  上一批博卡出产的优秀青年还是加戈、巴内加、盖坦那批球员,事实上,在他们离开后,博卡就很难再诱惑欧洲豪门派球探专程到阿根廷考察了。布兰迪尚未有关于欧洲豪门的传言,阿劳霍也仅处于传言的萌芽阶段,毕竟他在博卡还打不上主力,这就决定了其难登大雅之堂。在法尔奇奥尼的战术体系里,阿劳霍这样的愣头青不受重用,立足防守的前者更喜欢经验丰富的老将和发挥稳定的中生代,这直接影响了阿劳霍的成长。
  博卡的尴尬就是阿根廷联赛的尴尬,在老将成堆的情况下,希望之星脱颖而出的越来越少。按照媒体分析,这与阿根廷国青队表现滑坡有很大关系,以前年轻球员在各自球队早早就打上主力,直接决定了国字号球队的成绩。可现在各俱乐部更在乎成绩,都不再全力培养年轻人。年轻人少,国青队成绩差,国青队表现不好,俱乐部不重视——如此这般,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黑洞。
  但愿,博卡老年队只是一个赛季的特例,而不会成为长期现象。


IP属地:江苏1楼2012-03-03 21: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