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争论的焦点,就是幸福与贫富有关和无关的问题。我看了看,认为与贫富有关的人,把一些概念搞混了,所以才出现的认识上的偏颇。关键就是把人生的基本状态需求和高级状态需求搞混了。具体小结如下:
一、人的基本状态,是生存。这一状态指的是物质需求状态。这一状态分不同等级,指的是由于享受的物质条件差异,形成有贫有富,造成有的人生存的好,有的人生存的不好,有的人没能生存下来。这一状态是纯物质状态,也是不重也不威说的“基本物质条件”状态,有的吃就活,没的吃就死。
二、人的高级状态,指幸福。这一状态指的是精神需求状态。这一状态取决于不同的理想追求,指是的人们的人生观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结果可能是同一工作、同一个生活水准、同一种学历...的两个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幸福和不幸的两种生活感受。幸福的感觉多种多样,柳叶吧友对这些特在行,曾经表述了很多,她好象曾经说过“淡淡的牵挂,也是幸福”等等,这种幸福的感受与贫富无关,与人的内心相连。我就不再重复了。
于丹所说“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说的就是人的这种精神状态。反于者所说的与贫富有关,是指人的生存需求。这是人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不能混,混了就乱了,并且是越讨论越乱,最后就是抬杆了。这种情况多会被人利用,来指责于丹。
其实呐,于丹说的非常好。特别是对于目前“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却越来越困惑”这一现象来说,“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是多好的一种讲解和提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