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8,063贴子:28,687,311
  • 2回复贴,共1

永恒的召唤——雷神世纪交响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更的终极追问,托尔斯泰的永恒命题,叔本华的心灵之惑,屈原的苦苦寻觅,柴科夫斯基和贝多芬的困扰迷惘,都由社会主义中国培养的一名二十二岁普通士兵作出了完美回答。他的名字就是——雷锋。这篇力作的作者就是——李从军。我读后很受感动,好像又看了一遍《三体》!——韩松
"绝望中的苞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阳光雨露。 雷锋怒放了!"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钱莉芳
新华社最新出炉的神曲《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推荐给有志于进入体制的大学生。这不是一种文体,这就是真理。掌握了它的写法,就等于掌握了真理。加上再能垄断传播途径,天下道理也就归你一家了。——何三畏
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
新华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 李从军 张严平 赵承 肖春飞)
序曲--追问生命
19世纪末,南太平洋塔希提岛,金色的落日下,孤独而苦闷的高更站在悬崖上,面对浩淼大海和无边苍穹,伸开双手,发出关于人对生命意义那三个惊世骇俗、回响百年的终极追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渺小生命面对浩瀚时空的困惑与迷惘,是内心世界与客观外在强烈冲撞发出的悲鸣和叹息,是个体无法融入群体带来的无助与沮丧。
人类,一直生活在这个生命有无意义的巨大问号中,苦苦寻找着答案。
在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暮年之际,一遍遍自问:“我的生命意义何在?”
在德国,叔本华认为:“只有欲望是永恒的,人生没有意义。”
在中国,屈原彷徨山泽,一连发出173个问题叩问上天。
陈子昂感于浩茫宇宙下生命之短促,世事之不测,壮志之难酬,留下千年的孤独郁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中,触摸到人类难以摆脱的绝望与忧伤;依然可以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人类不屈于命运的挣扎与反抗。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生命意义何在?如何予以解答?
中国的一位普通士兵,对此给出了自身的答案。
他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他以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人生价值选择的最佳坐标,展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永久地召唤着人们的心灵。
他的名字叫雷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个22岁的年轻生命,用七个普通音阶,谱写出一曲绚丽多彩的旷世绝响——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
第一乐章——中国精神的天空
这是一部挺立着中国脊梁的伟大交响。
雷锋,就是这部伟大交响的第一小提琴手!
他,伫立在那里,目光清澈,从容坚定地拉出第一主题--
对国家、对人民,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对需要帮助的弱者,满怀爱心,给予帮助,并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愉悦的满足。
——这蓬勃向上的交响曲,绵厚悠长。从容,温暖,高贵,弥漫着庄严的气息,闪烁着神圣的光辉。
它召唤着,引领着,弦乐和管乐应声相和。
——这蓬勃向上的交响曲,喷薄而起。高亢,激昂,雄壮。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勃发着青春的激情。
它发散着,升腾着,汇聚成时代的最强音,激荡在中国精神的天空……
哪里是第一个音符的起点?
岳麓山畔,湖南望城。
历史的旋律在这里回响。



1楼2012-03-01 10:22回复
    这几个从复旦大学来支教的年轻人,曾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里陷入人生的迷茫,在这西北穷乡僻壤中,在孩子们纯真的眼睛里,却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蓦地,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孩子们惊喜地叫喊起来。流星越来越多,在无边的天幕上梦幻般地拖着长尾,倾泻而过,光华灿烂……
    生命的终结与生命的光华在同一时刻发生。
    相对于浩瀚的宇宙,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颗流星?但,即使是颗流星,也要把光华留给人间!
    顾皓卿和他的同伴们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内心翻腾,泪水无法控制……
    康德说过:“最崇高和最令人敬畏的东西,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雷锋以他流星般的生命光彩,铸就了人生的价值永恒:
    在那里,如果雷锋是太阳,那么就会有众多的行星环绕运行;
    在那里,如果雷锋是月亮,便会有满天繁星簇拥闪烁;
    在那里,如果雷锋是第一提琴手,那么乔安山、郭明义、杨善洲们便是他身边的众多乐手……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他们共同奏响雷锋精神世纪的交响!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他们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在中国精神的天空,他们让生命实现了永恒!
    第二乐章——与灵魂相伴
    这是一部高扬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交响。
    在波涛涌动的奏鸣中,理想的主题在奏鸣曲的呈示、展开与再现中,被旋律中那充满生气而又轻灵的音符线条,反复勾勒着……此刻,生机勃勃而带有浮雕般音质的小号,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张扬着一种穿透灵魂的音响。
    雷锋,就是那吹响理想号角的小号手。
    “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美丽的理想,定格了他的价值坐标,主导着他为什么而活着。
    只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活着才找到人生的意义,才拥有了真正的灵魂。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活着,又有多少人能拥有并坚守自己的理想?又有多少人能定格有价值的人生?
    老人倒在地上,扶还是不扶?为什么这个看似复杂实际上再简单不过的选择,一些人至今仍纠结难断?
    孩童被辗压于车轮下,救还是不救?为什么18个路人竟视而不见?
    学生溺水而亡,捞还是不捞?为什么那几个船夫会站在船头挟尸要价,如此冷酷这般无情?
    ……
    假如雷锋看到这一幕幕场景,他是惊讶、尴尬,还是悲凉?是震惊、心碎,还是愤怒?
    是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遮迷了双眼?!是极端的自我泯灭了良知?!还是在快速行进的路途中丢失了灵魂?!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科楼。一个不足十平方米、陈设简陋的办公室里,“中国好人网”在这里诞生。
    52岁的教授谈方是这个网站的创办者——他不再甘心闭门论道,而是试图通过互联网,为一些人失落的灵魂找回坐标原点。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质的碰撞每天都在上演。
    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我们究竟该怎样活着?
    有人坚守理想,有人争名逐利,有人远离崇高,有人醉生梦死……
    江苏无锡,一名男子看到有人落水,见死不救,冷漠离开,之后让他追悔莫及的是,竟然真有这样的报应--溺水者是他的儿子……
    上海运石河畔,64岁的安徽农民工盛明华,见一个孩童落水,拼死相救,也是对他人的报答——两年前,他9岁的孙子也曾掉进这条河里,当地三位村民奋力跳进水中,使孩子重生……
    报应与报答,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灵与肉之间的纠结与拷问在现实世界演绎着一个个难以置信的传奇。
    2012年1月13日,意大利邮轮“协和”号在地中海触礁。30岁的英国游客瓦伦蒂娜当时正在船上。
    


    4楼2012-03-01 10:22
    回复
      2025-09-04 02:4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三乐章——追随你前行
      这是一部震荡了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伟大交响。
      追随者如无边的大海,连绵不绝。只要你有一颗善心,只要你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一只手,甚至只要你有一个做好事愉悦自己的念头,你都可以加入这场永不落幕的伟大演奏。
      雷锋,站在最前面,是我们快乐的领唱。
      几十年来,在*河蟹*、*河蟹*、*河蟹*、*河蟹*等中央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始终与时代同行,生机勃勃,蔚为大观。
      雷锋,一直在领跑着我们。
      我们要问:雷锋,今天该怎样追随你前行?
      雷锋曾经说过: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要做这一砖一石,要做这些零碎事。
      在建设中国精神大厦的工程中,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像雷锋那样做一块砖、一片瓦,哪怕是一粒沙……
      二战时期英国一片墓地上,一位逝去儿子的母亲在儿子的墓志铭上写道:“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
      危难关头,即便是最卑微的人、最柔弱的人发出的一丝微弱烛光,都足以照亮一片天空。
      面对被车轮辗伤的小悦悦,18个过路人无一施以援手。陈贤妹,一位矮小、枯瘦的拾荒老人,目不识丁。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停下脚步,伸出温暖的双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
      在南京,汶川大地震后,一个名叫徐超的乞讨老人,在捐出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一张百元现钞,放进募捐箱。105元微不足道,可对这个老人来说,那是他倾尽全力的一次“裸捐”。
      也是在南京,一个叫陈光标的亿万富翁,把企业一半的利润回馈社会,并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一个乞丐和一个亿万富翁,以财富论,天壤之别,但在生命的舞台上,在精神的天空下,他们可以唱出共同的主题。
      真正的善无关身份、地位,也不能用付出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只要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爱,哪怕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就足以感动人心……
      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
      我们再问:雷锋,今天该怎样追随你前行?
      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的雷锋,可以做一年、一天,哪怕是一瞬间的雷锋,就像那深圳人行天桥上那绝望中的一吻——
      在那座人行天桥上,一个少年徘徊在生死边缘。与他素不相识的年轻姑娘刘文秀,微笑着走了上去,给了那个绝望少年一个轻轻的吻。
      刹那间,人间的温暖倾泻而出,沉眠的生命被唤醒了。
      少年得救了……
      这个吻,感动了整座城市。
      石清华则是因一个苹果感动,走进雷锋合唱的行列——
      一场意外的灾难,让石清华倾家荡产,那一天,他带着被毁容的妻儿流浪在北京街头。
      一个流浪儿蹲在石清华儿子的面前。“真可怜啊……”那个孩子喃喃自语,漆黑的小手,递过一个红彤彤的苹果。
      在石清华的心里,所有的绝望,都挡不住那个苹果传递的希望——他重生了。
      恶梦结束后,他创立了北京“光爱之家”,收留100多名流浪儿。办学艰难时,他和孩子们天天只能吃白菜,他因此成为孩子们的“白菜爸爸”。
      我们去探访石清华时,顽皮的孩子像猴子般跳到他背上,大声吼叫:爸--爸,爸--爸……
      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这是石清华选择的一辈子坚守。找回了失去的世界,石清华和孩子们的生命因此有了飞扬的灵魂……
      一辈子的坚守令人敬仰,一年的善举、一瞬间的善行也同样可贵,它们托起的是我们共同的幸福。
      我们又问:雷锋,今天该怎样追随你前行?
      人,是自己内心的镜子。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雷锋。当代人以各自的理解追随着雷锋,五彩斑斓。
      王俊岗,河北青县的“好人司机”。20多年来,开车在路上,只要遇到车祸,总不计后果、不要报酬、不图感谢,挺身相救。
      


      7楼2012-03-01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