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着“国仇家恨”的郁达夫,发表了大量抗日诗文,最后被日本宪兵杀害在苏门答腊岛。冯雪峰在牢狱之中仍坚持宣传抗日思想。茅盾在香港主持《文艺阵地》,团结了一大批抗日作家。丰子恺的“缘缘堂”被炸,满腔怒火转化为用散文和漫画的形式表达抗日的意志:“我们中华民族因暴寇的侵略而遭困难,就好比一个健全的身躯受病菌的侵害而患大病。一切救亡工作就好比是剧药,针灸,和刀圭,文艺当然也如此。我们要以笔代舌,而呐喊‘抗敌救国’!我们要以笔当刀,而在文艺阵地上冲锋杀敌。”(。丰子恺:《粥饭与药石》) 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率校西迁,流亡5个省,行程2500公里,在日军狂轰滥炸、生活异常艰辛的情况下,坚持“求是”校训,成果卓著。浙大师生在祖国的大西南宣传持久抗战的思想,播撒现代科学知识的种子。这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史称“文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