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95,273贴子:993,709,869
  • 12回复贴,共1

唐诗,不得不说,古人的内涵是今天各种逆袭的利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只为提高姿势


1楼2012-02-27 11:22回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得恬淡自然,极有情趣。一开始诗人就别出心裁地把山月拟人化,他笔下的明月好像有情,伴随着诗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从终南山返归,给人一种亲切感。接着依次写来,先是诗人眷恋地回头看看下山时走过的崎岖的小路,路却已经看不清了,这给人一种月夜迷茫之感。后来诗人和斛斯山人相遇,被热情地相邀至家中做客,这情景好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个个迎面而来。
      全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层层展叙,不假雕饰,使诗人的行动和精神面貌宛然呈现,达到了情景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同时诗意浓郁。
    


    2楼2012-02-27 11:23
    回复
      2025-08-17 10:44: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速度插入。


      3楼2012-02-27 11:23
      回复
        对不起,我是个TJ


        4楼2012-02-27 11:27
        回复
          马克一下下


          IP属地:河南5楼2012-02-27 11:27
          回复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2-27 11:30
            回复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7楼2012-02-27 11:32
              回复



                8楼2012-02-27 11:32
                回复
                  2025-08-17 10:38: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停车坐爱枫林晚。。。。。。。。。。。。


                  9楼2012-02-27 11:33
                  回复
                    ma


                    IP属地:北京10楼2012-02-27 11:35
                    回复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这一首《春思》,写得很别致而有情味。诗人没有从正面去细致地刻画秦中少妇如何思念在燕地戍守的丈夫,而是以春光起兴,又借春光抒情,即妻子估计丈夫只要一触及春的气息,一定会急于想归来,正是由于她是这样期许丈夫的,所以连春风也不让它吹入罗帏,因为她和春风素不相识。诗是虚构的,却为读者塑造了一对忠实相爱的夫妇典型。


                      11楼2012-02-27 12:50
                      回复
                        很喜欢春思这首诗啊,现在这么忠贞的女子真是不多见啊


                        12楼2012-02-27 12:52
                        回复
                          《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 情怀。 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 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13楼2012-02-29 1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