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吧 关注:123,738贴子:1,216,962
  • 7回复贴,共1

关于“过”字在旧诗中为动词时为平还是为仄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说,“过”字作动词时为平声,翻了些前人诗作也不见得。因其为动词,作平声较常见,就不举例了。只举为动词,作仄声的。为了严谨些,兹仅以唐人诗为例,找些在关键部位有代表的谈谈看法。
许浑五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颔联:“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过”显然为去声,且作动词。戴叔伦五绝《关山月》:“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亦如。白居易五绝《别韦苏州》“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亦是。
如果说以上是诗人偶尔出律,则再举两例韵脚上的。白居易《约心》:“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朝就高斋上,熏然负喧卧。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古诗平仄不能通压,很明显,此处“过”字,韵脚,为仄声,作动词。又有,白居易《冬夜》:“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寞安可过。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过”字,动词,仄声,于此便可以明确了吧。
又,其效陶渊明诗又有句“所以阴雨中,经旬不出舍。始悟独往人,心安时亦过。”其七律《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颈联:“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亦如上,例子还有很多,想来大诗人不会在关键部位连番犯大戒的吧。
综上,我认为“过”作动词可平可仄。



1楼2012-02-26 13:41回复
    记得钱钟书在《管锥篇》里论过“过”字,记得说“过”的平声音出于西汉,并非正音。


    2楼2012-02-26 14:03
    回复
      2025-05-21 02:24:33
      广告
      王力也这么说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2-26 14:03
      回复
        对,王力先生也谈过。貌似一句话带过了。呵呵


        4楼2012-02-26 14:11
        回复
          其实我想说,“过”字不挑食。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是信了。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2-26 14:19
          回复
            反正我不怎么用过。。


            IP属地:江苏6楼2012-02-26 17:19
            回复
              不是做文字音韵研究的,只是针对这种用字现象瞎侃一下。
              谢过各位临帖!


              7楼2012-02-26 17:55
              回复
                同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2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