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诞生了千年之久,在琴文化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思想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静态、含蓄、和雅、清淡的美。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恬淡、闲适、虚静、幽远的意境。琴意得之于弦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我的家乡素有天府之称,理当顺承于这股清合之气淡雅之风,在2010年秋末冬初成立首家七韵古琴馆,这条路注定在初期难感受到淡雅之风,路太滑不好走。每当我一早打开琴馆,看看花草,写写毛笔字,听听古琴大师的CD,感觉找到了自己的那片净土。琴馆成立的首次雅集仿佛就在昨天,回想那时的琴技现在感慨万分,七弦之音首次敲开了天府国门,在自己的家乡推广古琴是我毕生的愿望。如果只是推广这种乐器,大可不必用我一生的时间,古琴所包含的厚重文化才是灵魂之所在,它的天圆地方,龙凤之池沼,宫商五音所对的五脏从而产生的养身,用绕梁之音疏导浮躁之气,最后以琴之方便入其道,这些才足以用一生的精力去完成的大愿。现在很多乐器教学只是满足考级和对乐器自身的兴趣,依我愚见,唯有以培养自身之德行而学知识,并且学有所成再回馈社会,这才是广聚善缘之路,古老的传统文化不单是做学问上的研究,还要重在行,修其心,学而受其用宏扬传统文化,才具有说服力。琴技再高,心起傲慢,行之无德,这只是学琴之表,如啃甘蔗皮而弃其肉。一位好的琴师先要具备师德,再传其艺,所以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做人,学习琴技,修证自己的习气,尽量用好的一面去感染学员,同时也向学生学习可学之处,书法,茶道,汉服,围棋,能学的太多,感叹时间太少,当你们在钢筋水泥中感到疲惫时,能有放松身心之去处,一壶好茶,几曲古韵,有此喜好之士乐与相交,无论这条路多难行,我也会坚持自己的理想,人这一生会有好几次转身,希望每一次都能精彩和提高,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真到走不下去那天,也无愧于心,人生多了份美好的回忆,也是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