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3,650贴子:6,885,237
  • 15回复贴,共1

道之逍遥 佛之慈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乃认同哪一种?


1楼2012-02-19 22:57回复
    总结得挺好。
    不过最近我在看《道德经》,觉得道德经的某些观点和佛教有相似之处。


    IP属地:广东2楼2012-02-19 23:58
    收起回复
      2025-11-25 12:48: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应该是佛教的观点跟道德经有相似之处,所以我说嘛我们有了道何必在信佛.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2-20 01:39
      回复
        真正的佛经都从西域而来。
        《道德经》的某些观点与佛教有相似之处,但佛经中有很多《道德经》没有的概念。
        中国的词汇因为佛教的传入,而增加了三万多个词汇。可见佛教中的很多观念,不是中土原来就有的。
        像《西游记》中的三界,六道,南瞻部洲,兜率天等都是佛教原生词。


        IP属地:广东4楼2012-02-20 11:42
        回复
          无为任运心之本体,慈悲度生心之大用。悲和智一体两年,密不可分。就如观音菩萨照见五运皆空,于是从无为空性智慧中发起无作妙德,无尽功用,救苦救难也是他,观察自在也是他。


          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02-20 11:48
          回复
            我原本学佛的,但最近我看到了《道德经》中的两句话,引起了我研读《道德经》的兴趣。
            一句是“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这与佛教的放下精神类似。
            另一句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菩萨发心。
            由此因缘,我开始研读《道德经》。


            IP属地:广东6楼2012-02-20 11:51
            收起回复
              就连“观念”这个词也是佛教原生词


              IP属地:广东7楼2012-02-20 11:58
              回复
                一样,佛也逍遥,道也慈悲。


                IP属地:浙江8楼2012-02-20 12:13
                回复
                  2025-11-25 12:42: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6就如印光祖师赞观音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观音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宇宙里的圣人心念相通无别,众生自己妄取分别。


                  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2-02-20 12:20
                  收起回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领悟这句话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慈悲了.


                    10楼2012-02-20 1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