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那是杏花烟雨薄雾梦春的三月江南。
沈昌珉背着双肩包踩在青石板道上,天空高远,云层澄净,青砖白瓦的错落房屋安静地依偎在道路两侧。石桥下流水潺潺,树梢上鸟鸣唧啾。他挂在颈子上的相机突然就不敢妄动了,怕闪光的镜头惊了这如画景致。
小镇实在宁静,石桥边上的碑上刻着“云方落,日初升”,中央玉石走笔,端端是“彩虹桥”三个秀丽至极的字。沈昌珉伸出修长的手指一寸寸抚过去,石头的纹理印在指腹下面,凉凉的粗糙的触觉,却又有奇异的真实感。他端了相机,选了个美丽的角度将这桥的景致收进镜头里,手指按在快门上良久,终还是伴着一声几未可闻的叹息放下手来。默默将相机取下,收进背包里。
“怎么不拍了?”肩后有一道含着微微笑意的糯软声线传了过来。沈昌珉未及回头,轻笑道,“看过了也就了无遗憾,照片终究没有温度,平白坏了想象的美感。”
“难得你有这样的想法。”来人上前几步,与他并肩站着,微微眯了眼睛,嘴角挑起一抹细小的弧度,望向河面的眼神缱绻温柔,“我在这彩虹桥上看了十八年,却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心境。那些将景致装进镜头里带走的旅人,怕是再也不会有最初的悸动了。”
沈昌珉挑高了半边眉转过脸去看身旁站着的少年。黑发白衣,侧颜精致,纤直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密集的阴影,微微勾起的唇上方嵌着一枚点睛之笔般的美人痣。沈昌珉心下微动,挺直的鼻作怪般皱了起来,扬起一抹笑:“你倒也有趣,十八年,难得天天都有不同心境。”
少年回过头来,一双黑漆漆的狭长凤眼亮亮地望着他:“这却是强迫症了,我总能在石头上看出一朵花儿来。”
沈昌珉认同般点点头:“是了,想象的空间确实无限。浪漫主义作祟的人,窝在一间房里单靠想象也能幸福一生,是不是?”
少年微仰着脑袋“哈哈”笑出声来:“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想象填不饱肚子,总不能天天画饼充饥对着空气流口水。”
沈昌珉失笑:“怎么都是你有理,话都被你说了。”
少年调皮地眨眨眼睛,轻笑:“民以食为天,想象力确实填不饱肚子嘛!”
沈昌珉有抚额叹息的冲动,摆摆手无奈道:“你一提食为天我倒是饿了,有没有特色小店推荐我去?”
少年一脸热情,兴致勃勃道:“桥那边有一家馆子,我打小儿爱吃。我带你去?”
沈昌珉含笑点头,与少年并肩踏上桥往对街走去:“我叫沈昌珉,你呢?”
少年微微回了头,小虎牙在江南午后的阳光里闪闪发亮:“允浩,郑允浩。”
郑允浩走在他前面一步的位置,偶尔侧过头,指着两边靠着石墙打盹儿闲话家常的人,介绍道“这是看着我长大的张阿婆,我最喜欢她做的杭白菊花糕”,“那小姑娘小时候老跟在我后面叫允浩哥哥,现在长大了淘的很,一点都不可爱了”,“哎哎,看到那边那个一脸凶相的大个子了吗?以前丫头似的,动不动就哭,现在没人敢惹了”,“那棵树,对,就是那棵,我们小时候玩儿捉迷藏,我在树上藏了好久愣是等大家都散了还暗自窃喜自己躲得好来着,糗死了……”
沈昌珉的视线随着他的解说一路望过去,仿佛透过时光的罅隙,窥见了他简单纯白的成长岁月,所见一人一物,一景一致瞬间贴近,毫无违和感。沈昌珉盯着身旁麻雀般聒噪的少年,心头浮上淡淡的包容般的宠溺。
郑允浩略微有些尴尬地搔搔脑袋,说话时,嘴巴一翘一翘,像是耍赖撒娇的样子:“我话很多吧?这些东西我常常要念叨,怕时间长了会忘。”
沈昌珉摇摇头,笑起来一双眼睛一只大一只小,分外可爱:“我有在认真听啊,很有意思。再说,怎么会忘呢?这些记忆都是你的,即便忘了也还守着不是吗?”
郑允浩偏头一笑,颇有些明媚:“诶?骗人!哪有什么意思,我妈都不爱听我讲!”
说话间,郑允浩带他停在一栋民居前,门帘上方没有挂店名儿。掀帘进去,里面倒是温暖干净,两人挑了临街的位置坐下,少顷便有头上裹了一抹艳色方巾的中年妇人拎了菜单过来,含笑递到沈昌珉手里:“点好了叫我。”接着扭身到别处忙活了。
沈昌珉拿着菜单翻了两页,一脸苦恼:“都想吃,怎么办?”
郑允浩失笑,阖了他面前的菜单:“要点特色的。陈姨做的菜在镇上第二好吃,都点来吃,你非要撑死不可!”
沈昌珉好奇地扬扬眉问:“第二好吃?那第一是谁?”
郑允浩一脸得意地答:“第一自然是我妈啦!”顿了顿,有些黯然垂下眉。片刻又仰脸明媚地笑,“东坡肉,油焖春笋,蟹酿橙,西湖醋鱼这几道菜都特别地道,你挑爱吃的点。陈姨的酒酿也不错,加了小圆子味道好得没话说呢。”
沈昌珉于是招招手,对着陈姨报了方才允浩念的四道菜名,又叫了一份扬州炒饭,一份酒酿圆子。陈姨拿着本子边记边皱眉:“点这么多吃得下吗?浪费要付双倍的钱哦!”
沈昌珉夸张地拍拍肚子,笑道:“吃得下。我在长身体嘛,平均一天要吃八顿饭。今天从早上饿到现在,都可以吞下一头大象了!”
郑允浩坐在对面满脸兴味地听他二人说话,待陈姨转身,方才低声笑出来:“你夸下海口,待会儿吃不完陈姨真会拦你收双倍的餐费哪!”
沈昌珉冲他眨眨眼,拆了两双一次性筷子放在热水杯里烫,又从旁边桌子上拿了一套餐具摆在郑允浩前面,将烫好的筷子擦干了放在小碟子上:“我若是吃得盘子见了底,陈姨会不会免我餐费?”
郑允浩噗嗤一声笑出来,摆摆手不理他。
窗外的街道上影影绰绰投下阳光慵懒的影子,偶尔有散散几人迈着悠闲的步子穿街过巷,不似开发景点游人如织,这里大都是本地人,到底挖空心思去转悠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镇子也不是人人都有精力。单是到开发过的景点去附庸风雅已耗尽心力,平日里有几许用以交流的旅行谈资便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