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4,216贴子:11,498,174
  • 14回复贴,共1
建个帖说些读后感之类的歪言。想到了就更一点。立个牌子建一楼,底下的楼随意插不插。慢慢来。…常思夜闲卧听雨,怎料诸事尽当头。欲做石卒无烦意,纵横笑看楚河流。诗借李杜壶中问,词向苏柳笔底求。横胜狂比范文正,老淡悠若柳二州。不同文人谈风骨,只与山野道喜忧。共听秋风吹牧笛,惊起野渡几秋鸿。(不通诗,仅用以镇度娘)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2-09 22:37回复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谪东风避杏花”清人此句写失意,生动异常。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2-09 22:40
    回复
      2025-09-04 04:10: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桐城之“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赤子之心诚见一般,实有意趣。自当会心一笑。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2-09 22:43
      回复
        问诸君,“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与“柳荫春水绿,花外暮山盈”何者更显春意?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2-09 22:47
        收起回复
          某《拟古》…“莫作江上舟,莫作江心月。舟载人别离,月照人离别”由古风可见舟、月缘何常见于离别词中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月照人离别”,而舟常化为孤帆一点,乘风来去。若人之别离,一朝别后,再见由天。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2-09 22:55
          回复
            比较喜欢第一个恩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2-02-09 22:56
            回复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实喜之,然难道原因,不知诸君可有类似景况。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2-09 23:09
              回复
                《忆秦娥》初本《忆秦娥'萧声咽》者,有云乃五代词人所填,非太白词者。余觉之有理,太白诗常全诗一体:或疏狂,或怅然,或雄豪。而此阙虽雄似太白,然中部承转,有委婉调,不似太白,倒有五代词家怀古之型。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2-09 23:18
                收起回复
                  2025-09-04 04:04: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酒醉头痛吃不消了,睡。晚安各位。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2-09 2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