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1日漏签0天
大秦帝国吧 关注:85,230贴子:1,508,54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大秦帝国吧
>0< 加载中...

秦国早期属于华夏吗?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dw10022
  • 公大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地域上说,“华夏”和“中原”原来都是指洛阳一带或都黄河中下游一带吧?
从血统上也讲不清,连匈奴最开始都是夏王朝的遗民,楚国先祖也是出自黄帝。
从文化上说,楚文化和华夏文化并不相同,中原国家好像历来也把楚国当“蛮”看待。那么秦国呢?属于华夏吗?


  • xlb_115
  • 不更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秦人的祖先是黄帝部落的一支,秦统一中国之前,楚国与华夏没有太大联系,一直被排除在外,因此,才有后来的楚国国君自封为王。因为他得不到周天子的封候


2025-08-31 06:54: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湖广逍遥客
  • 中更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秦,楚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候,文化上来说楚文化应该算华夏文化的分支,这和匈奴不同,至于楚称王可以说是一种反叛行为,楚要封候而不得随自称王。具考商朝版图已包括湖北,江西省大部,当时山东,江苏还在东夷治下,楚地比齐地更早进入华夏版图,秦地就更早了。东周主要是姬姓诸侯歧视异姓诸侯称他们蛮夷而已


  • langzipro
  • 右更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按楼主所说的标准,
秦部族肯定是标准华夏,祖先跟大禹治水,又做过商王朝近臣;
倒是周部族,是真正的蛮夷了。


  • Andy★仔仔
  • 公大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dw10022
  • 公大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从文化上说,“秦人无士”,是不是也说明秦与六国在文化上有着很大不同呢?


  • 湖广逍遥客
  • 中更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孟子和墨子差了90年,孟子怎么和墨子辩啊……儒墨之争其实很有意思,诸子百家中儒墨思想近似,不过越是近似也就越是水火不容,儒墨两家的理论我其实觉得很有意思,都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儒家讲的仁爱本来就已经存在阶级性,既然有阶级性再来谈爱确是虚伪。而墨家所谈的兼爱也有重大缺陷,墨家来认为你爱你父母和爱一个外国人的爱应该一样,不然就不是爱,所以孟子说墨家是禽兽之学,墨子所要求的爱境界太高不太现实。
所以你妄评孟子辩不过墨子是不公正的,其实孟子和墨子是各说各的,各有各的理。


  • dw10022
  • 公大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历史学来学去,觉得自己是外国人了。。。。。。


2025-08-31 06:48: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阳雪松
  • 五大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周部落还是蛮夷时秦就是堂堂中央王朝商王朝的诸侯了。
  楚最初是蛮夷,后来吸收华夏文化慢慢地与华夏融合了。楚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彻底融合是汉王朝统一全国以后的事情了。


  • 花期若梦
  • 公士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是华夏,先祖伯益是颛顼之后非子是伯益的十七世孙。不仅是华夏而且还很直系,只不过后来周天子把陇西关中一代给了秦人这些地方离匈奴很近,秦人长期与匈奴对抗所以民风比较彪悍。或是存在一些民族融合,因为先秦时有种观念“诸侯以夷礼则夷之,夷狄近于中国则中国之”在诸夏的观念里秦人有些习夷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大秦帝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