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92,824贴子:14,657,428

还魂明朝五百年前的体香——摘自《时尚先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08 15:08回复

    放纵的困惑
    王翔觉得听厅堂版昆曲就是一种奢侈,但凡高级的都是稀缺的,才显示弥足珍贵。昆曲对观众的文化素养有极高的要求。他知道这个充满巨大变革的社会正在迅速形成一批人,他们也就是昆曲灵魂所需要的人,而他希望实现这两种灵魂的对接。
    他最近在读《纵欲的困惑》,这是加拿大人撰写的关于明代文化与商业的专著,他觉得这个书名是对明代最好的描摹,也是对现世最恰当的勾勒。当物质文明如日中天时,人类放纵自己,并获得快感。但问题是放纵中或者放纵后的困惑,他们开始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这才是明代与当代最相似的地方。我们和明朝一样,正在经历农业化社会到商业化社会的嬗变,我们的人口正在急剧地城市化,我们正在寻找缰绳,但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困惑。
    衣冠:怒放的优雅
    明中叶以后,中国人进入了一个狂欢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甚至是传统社会体制的**都是在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上面开始的。
    明朝人李乐,在《见闻杂记》写道:年轻的时候,学官来检查学校,其中有一个学生穿得特别鲜艳。学官对这个学生说:“你是什么家庭出身,一定来自娼优之家吧。”这学生一身大汗,脸如猪肝色,无地自容。后来李乐也当学官了,视察学校,结果发现满校学生都穿着花花绿绿的女装,打扮得花枝招展,家里的父兄们在旁边“以为得意”。李乐大发感慨:世道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
    在士大夫身上,服饰时尚是一种不露声色的优雅,一位士大夫去人家赴宴,饭前饭后要更衣洗漱。其中有一位名士穿得很朴素就穿一身秋香色(古铜色)的长衫,织得是一支玉兰花,含苞待放。吃完饭更衣后,大家都漱口洗脸换上光鲜的衣服,惟独那个最有学问最讲究的先生似乎没换衣服,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上午所有含苞待放的玉兰,下午居然全部怒放。
    


    3楼2012-02-08 15:10
    回复
      2025-09-05 04:3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魂在路上
      马未都在北京郊外,建了“观复博物馆”。他把二十多年的宝贝都藏在这里。“观复”一词来自《道德经》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为观天复地,事物往来,有一种隐逸的趣味。80年代,马未都月收入50块钱,却敢挪用家里1600元买了第一件藏品——一副镶有宋、元时期钧瓷残片的四扇挂屏。几年后,同样挂屏在香港一次拍卖会上卖到14万港币。一个毫无背景的穷编辑,1600元起家,只用几年时间就玩上千万的古玩,他是中国淘金年代众多神话最好例子。
      明魂其实就是宋魂
      所有收藏中,马未都最喜瓷器。中国人对瓷器的美是上帝特许的垄断,只有中国才有瓷器所需的特殊黏土。
      明瓷器分三个时期,一是明前期,如洪武、永乐、宣德;二是明中期,以成化正德时期为代表;再就是明后期,嘉靖、万历等时期。前后两个时期美学追求比较强烈,色彩浓艳,中期比较疏淡。
      晚明瓷器的审美和家具的审美不同,瓷器讲究颜色浓烈,不能简约,否则就是个素器。瓷器从古至今,都是最顶级的艺术门类。最贵的瓷器和最贵的家具不在一个等量级。
      全世界都是绘画卖得最贵,其次才是工艺品;但只有中国是瓷器最贵,其次才是绘画。在 国际收藏家眼里,中国绘画题材相对狭窄,无非花鸟山水,但瓷器的文化内容远高于绘画,甚至《西厢记》中张生翻墙头这种“犯忌”的内容都有反映。明晚期,文化禁锢较低,这一点和今天很相似,是个自由表达的时代。
      汉人文化在宋朝到了一个巅峰。经历元代百年断绝,明代在恢复宋文明,但达不到它的审美高度,但却将宋代市民文化发扬到登峰造极。中国文化有两个对今天影响至深的重要朝代,一是宋代,一是明代,明宋版图都很小,武力也最弱,但这两个朝代最强大的都是它的以柔克刚的文化。
      我们这个时代还很粗鄙
      马未都拿出最喜欢的明隆庆朝的宫廷佛前供器,这东西很罕见,他研究了二十年,至今说不清楚用途。明代瓷器重整体感,不重细节,这瓷器的云没有清代的画得那么规矩,明人画龙多是猪嘴比目龙,很原始,清朝的就失之琐碎。历来明瓷价钱都是清瓷的十倍以上。
      现在却刚好相反。中国收藏市场禁绝多年,刚开始复苏,清代瓷器的吃香,并不稀奇,现在人审美大多浅薄,喜欢繁复精致,明代瓷器比较大气,其实这就是轮回,对精致的东西追求到了极致,就会返璞归真追求大模样的感觉。“慢慢来,我们才富了20年。”马未都说。
      明清两代人文人在社会上层,和今天大不一样。当时社交是靠艺术品鉴赏,谁收了个宝贝,就派书僮给朋友送信,请大家来鉴赏。今天社交主要靠饮食男女,饭局攒人。“再过几十年,肯定不是以吃饭为由了。其实今天以吃饭为由聚集人已经开始困难了。人家来已算给你面子。但如果我说今天收三个明代瓷器,恐怕很多人会排除万难,过来看看。”
      马未都认为,其实社会就是一次次轮回,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十年之后就会和完全不同,那时很多人就知道赚的钱这辈子花不完,到一定份上,钱就丧失了意义,钱在什么时候有意义?能操控它时有意义,不能操控它时,它什么都不是。
      中国迟早会产生一个悠闲的以艺术为中心的阶层,文人这个阶层还会回来,千百年来他们一次次被毁灭,又一次次重生。
      


      5楼2012-02-08 15:13
      回复



        6楼2012-02-08 15:34
        回复


          IP属地:天津7楼2012-02-08 17:29
          回复
            彩,彩!为什么我这么感动?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悲哀?一本时尚杂志,一群追逐时尚的人,他们竟然能这么真挚地这么大胆地这么自然地表述着真实的历史,表述着真实的优雅和大气,而其他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们呢?失去了骨气、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人格的知识分子,是可悲的,更是可恨的。


            IP属地:河南8楼2012-02-08 17:40
            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12-02-08 17:44
              回复
                很好


                10楼2012-02-08 17:46
                回复
                  2025-09-05 04:33: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惜还是有很多人只知清不知明。
                  在下觉着,中国正统文化要想回归,是必须和全面客观地了解明朝挂钩。只可惜现代中国文化被某些文化劫持,且还将被继续劫持。所以,传统文化和明朝只能继续为满清背黑锅。


                  IP属地:宁夏11楼2012-02-08 17:46
                  回复



                    12楼2012-02-08 18:03
                    回复

                      不错


                      IP属地:云南13楼2012-02-08 18:12
                      回复
                        难得时尚杂志里还会出现这样的奇文!
                        不过窃以为现在国内的所有这方面的书刊都是相当西化.


                        14楼2012-02-08 18:30
                        回复


                          IP属地:新疆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2-08 19:04
                          回复
                            精彩啊~!


                            16楼2012-02-08 19:26
                            回复
                              2025-09-05 04:27: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广东17楼2012-02-08 1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