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榆树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一个中心、四大基地"战略,以"三动"为牵引,以农业现代化为主线,带动特色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全力打造产业链式隆起的粮食之城、环境优雅的生态之城、人民富裕美满的幸福之城,矢志不移推进民富市强、城乡一体、民主文明、社会和谐的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升位崛起。”榆树市委书记李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胸有成竹地说。
“农业是榆树的立市之本,未来五年,我们要在农业现代化上做足文章。”李国强表示,榆树市将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全市510万亩耕地改造成为高标准良田,全市粮食产量要稳定在70亿斤阶段性水平;大力培育专业园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推进牧业大市向牧业强市转变。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水利化、农机化”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农业设施体系,抓好引松济卡、引松入榆工程,逐步改变“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集成技术,集中力量,集约项目,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全力挖掘科技增粮潜力。
“转变方式,扩张总量,构建特色产业格局”,李国强认为这是榆树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榆树将以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北方酒业基地”为重点,着力培育玉米化工、白酒酿造、生物制药、畜禽加工、机械铸造、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园区,推动城市工业“退城入区”。加快泰国正大产业化、荷兰帝斯曼6-APA、大连实德PVC等在建项目进度,积极做好石药中间体、中粮液糖、福克斯机械加工等项目。拓展外延,提高增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推介招商。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热点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向,提前介入,抢占先机。深化内涵,优化存量,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生物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力争中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项目落户榆树。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老企业技术改造和资本嫁接力度,促进企业焕发新活力。
谈到榆树城市建设,李国强说,榆树市必须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优先发展新城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老城区。“我们将通过三年时间来完成西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初步形成格局,使榆树总人口达到136万,城区人口35万,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李国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榆树将以“吉北中心城”升位崛起为目标,挖掘融入文化元素,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要建设一批市标雕塑、“天下粮仓”等标志性建筑、景观,形成独具榆树特色的建筑风格。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远古文明、历史名人、民间艺术等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坐拥众多的市场是榆树市得天独特的优势,榆树怎样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李国强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强市场功能建设,完善五棵树黄牛市场,规划建设粮食批发市场、畜禽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酒类批发市场,统筹规划长春欧亚商都和百乐综合市场,在新城区建成商贸服务区,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辐射东北亚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榆树还将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积极完善中心街、华昌文化广场、365现代生活馆“三大商圈”,完善综合商贸、餐饮休闲、酒业销售、装饰材料、生产资料、汽车修配、五金建材、粮食、**、废旧物资等十大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利用榆陶公路、榆舒铁路等交通优势,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外埠乃至外资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来榆设立分支机构。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李国强说,榆树市将每年制定实施100项以上的民生行动计划,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保障水平,提高救助标准,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安静”工程,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体广电事业发展,着力推进富民工程。
“农业是榆树的立市之本,未来五年,我们要在农业现代化上做足文章。”李国强表示,榆树市将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全市510万亩耕地改造成为高标准良田,全市粮食产量要稳定在70亿斤阶段性水平;大力培育专业园区、标准化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推进牧业大市向牧业强市转变。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水利化、农机化”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农业设施体系,抓好引松济卡、引松入榆工程,逐步改变“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整建制开展高产创建,集成技术,集中力量,集约项目,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全力挖掘科技增粮潜力。
“转变方式,扩张总量,构建特色产业格局”,李国强认为这是榆树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榆树将以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北方酒业基地”为重点,着力培育玉米化工、白酒酿造、生物制药、畜禽加工、机械铸造、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园区,推动城市工业“退城入区”。加快泰国正大产业化、荷兰帝斯曼6-APA、大连实德PVC等在建项目进度,积极做好石药中间体、中粮液糖、福克斯机械加工等项目。拓展外延,提高增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推介招商。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投资热点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向,提前介入,抢占先机。深化内涵,优化存量,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生物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力争中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项目落户榆树。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老企业技术改造和资本嫁接力度,促进企业焕发新活力。
谈到榆树城市建设,李国强说,榆树市必须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优先发展新城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老城区。“我们将通过三年时间来完成西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初步形成格局,使榆树总人口达到136万,城区人口35万,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李国强告诉记者,未来五年榆树将以“吉北中心城”升位崛起为目标,挖掘融入文化元素,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要建设一批市标雕塑、“天下粮仓”等标志性建筑、景观,形成独具榆树特色的建筑风格。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把远古文明、历史名人、民间艺术等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坐拥众多的市场是榆树市得天独特的优势,榆树怎样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李国强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强市场功能建设,完善五棵树黄牛市场,规划建设粮食批发市场、畜禽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酒类批发市场,统筹规划长春欧亚商都和百乐综合市场,在新城区建成商贸服务区,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辐射东北亚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榆树还将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积极完善中心街、华昌文化广场、365现代生活馆“三大商圈”,完善综合商贸、餐饮休闲、酒业销售、装饰材料、生产资料、汽车修配、五金建材、粮食、**、废旧物资等十大专业市场。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利用榆陶公路、榆舒铁路等交通优势,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外埠乃至外资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来榆设立分支机构。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李国强说,榆树市将每年制定实施100项以上的民生行动计划,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保障水平,提高救助标准,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安静”工程,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体广电事业发展,着力推进富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