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百年独孤》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就下定决定看完后写一个读后感。
不是书评,仅仅只能算作读后感。
《百年孤独》我前后花了八天的时间阅读完。因为事先从各方知晓这本书的人物繁多,情节曲折,于是在阅读前像以前阅读《红楼梦》一样,去网上找了一份布恩迪亚家族的族谱。
很难想象一本不到三十万字的小说描写了一家七代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以及命运,还有马孔多这块魔幻的土地的开始和灭亡。
如书名“百年孤独”一般,这个家族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宿命的“孤独”感,这七代人中所有的男人都仅以“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为名。这两个名字仿佛成为了一种魔咒,所有的“何塞.阿尔卡蒂奥”都强壮、冲动,而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深沉,孤僻,但无论是“何塞.阿尔卡蒂奥”还是“奥雷里亚诺”又或是这个家族的女性,嫁入的,出生的,乃至和这个家族有牵连,甚至整个马孔多这片虚妄的土地,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孤独中。
在这个跨越百年的故事里,所有的一切却似乎都只是在轮回,家族中不同的人之间命运却惊人的相似,每个人都因为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什么而狂热:真理、发明、创造、欲望、战争、爱情、狂欢、食物、预言、宗教、乱龘伦,等等等等你所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全部。
而狂热过后,每个人都变得无比孤独。七代人,似乎总是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最后走上同一条路。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这句话是书中一个幽灵般的人物,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上的话,这个吉普赛人为新生伊始的马孔多带来科学、奥义。他的出场并不多,形象也并不是那么丰满,但正是这个人,影响了布恩迪亚家几乎全部七代人。
无数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投身于研究他遗留下来的天书般的羊皮卷中,然而,直到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生下第七代奥雷里亚诺,是妻子也是姨妈的阿玛兰妲死于生产时的大出血,刚出生儿子也被蚂蚁搬去巢穴吃掉时,他才忽然神临所至完全破译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手卷。
原来,这份羊皮手卷事无巨细的描述了来到马孔多后关于布恩迪亚家族的一切,每个人,每件事,这些羊皮卷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详史,而之前家族其他人之所以无法破译成功,仅仅只是因为时候未到。
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终于知道,自己的破译成功,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布恩迪亚家族在此时,也即是他破译成功的这一刻,即将毁灭,消失,世界上再不会有一个人还记得他们关于他们家族的任何哪怕点滴。
他的破译成功也并非是因为他的天资超越了前人,而仅仅只是因为,所有的预言不是在该知道的时候知道,而是在能知道的时候知道。
这让我想起了第二代奥雷里亚诺,也即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而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一个奥雷里亚诺在这个世界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声音,他是这个充满了欲望、禁恋的家族里唯一一个乱龘伦的结晶,然而,也正是他,是这个家族里唯一诞生于“爱情”的孩子,他出生就因父母的禁恋而长了一条猪尾巴,但这个诞生于“爱”的孩子注定将会摆脱家族的独孤宿命,只是,一切却都在此时结束了,整个家族连带马孔多这块魔幻之地在此时烟消云散。
似乎布恩迪亚就是为了孤独而生,没有了孤独,也就无法存在了。
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原来我手中捧着的这本《百年孤独》,就是梅尔基亚德斯的那些羊皮卷。
这些羊皮卷没有因为布恩迪亚家族的消亡而消失,因为不会有人相信上面记载的存在,所以它可以得以存在。
我们称《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正体现了人们并不相信布恩迪亚家族确切曾存在过。
不是书评,仅仅只能算作读后感。
《百年孤独》我前后花了八天的时间阅读完。因为事先从各方知晓这本书的人物繁多,情节曲折,于是在阅读前像以前阅读《红楼梦》一样,去网上找了一份布恩迪亚家族的族谱。
很难想象一本不到三十万字的小说描写了一家七代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以及命运,还有马孔多这块魔幻的土地的开始和灭亡。
如书名“百年孤独”一般,这个家族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宿命的“孤独”感,这七代人中所有的男人都仅以“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为名。这两个名字仿佛成为了一种魔咒,所有的“何塞.阿尔卡蒂奥”都强壮、冲动,而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深沉,孤僻,但无论是“何塞.阿尔卡蒂奥”还是“奥雷里亚诺”又或是这个家族的女性,嫁入的,出生的,乃至和这个家族有牵连,甚至整个马孔多这片虚妄的土地,都沉浸在一种深深的孤独中。
在这个跨越百年的故事里,所有的一切却似乎都只是在轮回,家族中不同的人之间命运却惊人的相似,每个人都因为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什么而狂热:真理、发明、创造、欲望、战争、爱情、狂欢、食物、预言、宗教、乱龘伦,等等等等你所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全部。
而狂热过后,每个人都变得无比孤独。七代人,似乎总是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最后走上同一条路。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这句话是书中一个幽灵般的人物,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上的话,这个吉普赛人为新生伊始的马孔多带来科学、奥义。他的出场并不多,形象也并不是那么丰满,但正是这个人,影响了布恩迪亚家几乎全部七代人。
无数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投身于研究他遗留下来的天书般的羊皮卷中,然而,直到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生下第七代奥雷里亚诺,是妻子也是姨妈的阿玛兰妲死于生产时的大出血,刚出生儿子也被蚂蚁搬去巢穴吃掉时,他才忽然神临所至完全破译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手卷。
原来,这份羊皮手卷事无巨细的描述了来到马孔多后关于布恩迪亚家族的一切,每个人,每件事,这些羊皮卷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详史,而之前家族其他人之所以无法破译成功,仅仅只是因为时候未到。
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终于知道,自己的破译成功,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布恩迪亚家族在此时,也即是他破译成功的这一刻,即将毁灭,消失,世界上再不会有一个人还记得他们关于他们家族的任何哪怕点滴。
他的破译成功也并非是因为他的天资超越了前人,而仅仅只是因为,所有的预言不是在该知道的时候知道,而是在能知道的时候知道。
这让我想起了第二代奥雷里亚诺,也即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而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的儿子,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一个奥雷里亚诺在这个世界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声音,他是这个充满了欲望、禁恋的家族里唯一一个乱龘伦的结晶,然而,也正是他,是这个家族里唯一诞生于“爱情”的孩子,他出生就因父母的禁恋而长了一条猪尾巴,但这个诞生于“爱”的孩子注定将会摆脱家族的独孤宿命,只是,一切却都在此时结束了,整个家族连带马孔多这块魔幻之地在此时烟消云散。
似乎布恩迪亚就是为了孤独而生,没有了孤独,也就无法存在了。
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原来我手中捧着的这本《百年孤独》,就是梅尔基亚德斯的那些羊皮卷。
这些羊皮卷没有因为布恩迪亚家族的消亡而消失,因为不会有人相信上面记载的存在,所以它可以得以存在。
我们称《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正体现了人们并不相信布恩迪亚家族确切曾存在过。